中國物理學傢。生於江蘇吳縣(今蘇州),卒於美國。1921年在蘇州工業專門學校畢業後考入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1924年派赴美國留學,入哈佛大學,後轉哥倫比亞大學,1927年獲得博士學位,在美進行研究工作兩年後回國,任浙江大學物理系主任,1931~1933年任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因實業救國心切,1933年夏受聘於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先後任職於兵工署和昆明中央機器廠總經理。抗日戰爭後任該會駐美代表。20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任麻省理工學院兼任教授,後任王王安公司駐歐洲代表。

  王守競是世界上最早進入量子力學研究領域的人。1927~1928年間他把新誕生的量子力學成功地應用於原子分子的研究,最早用變分法求二級微擾,計算類氫原子間的偶極矩–偶極矩相互作用,從而得到范德瓦耳斯作用能量的系數。在計算氫原子和類氫原子的基礎上,又分別計算瞭氫分子和多原子分子的非對稱轉動譜能級公式。他在此期間的三篇論文對量子力學的發展有過相當影響,其計算方法和結果被運用於大量常見原子分子能級的計算。回國後,在建設北京大學物理系及該系光譜實驗室,創建中國物理學會等方面作出瞭貢獻。在實業界的十幾年間,奠定瞭中國汽車制造和重型機械的發展基礎,培養瞭一大批相關的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