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報刊出版傢、政論傢。初名灝年,字梁卿;後改名康年,字穰卿。號毅伯、恢伯、醒醉生。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卒於天津。1889年中舉,1892年為進士。1890年入湖廣總督張之洞幕府。先後任自強書院教習、兩湖書院史學齋分教。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支持康有為變法。1896年初去滬參加強學會。同年8月與黃遵憲、梁啟超等創辦《時務報》,任經理,並著文提出“參用民權”主張。在反對變法的張張之洞的壓抑下,言論漸趨保守,並對梁啟超多有牽制。1898年5月5日與曾廣銓、汪大鈞等在上海創辦《時務日報》,首創新聞分類和分欄編輯方法。探索報紙的經營管理與業務改革,在當時的新聞界有較大影響。1898年7月,光緒帝敕令改《時務日報》為官報,汪康年將該報易名《昌言報》予以抵制。同年8月17日並將《時務日報》改名為《中外日報》,於戊戌政變後繼續出版。1904年赴北京任內閣中書。1907年在北京創辦《京報》,1909年以所刊評論觸怒權貴被封。1910年再創《芻言報》(5日刊),提出以評論及記載舊聞供人研究為主,不以登載新聞為職志。著作有《汪穰卿遺著》、《汪穰卿筆記》、《汪穰卿師友手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