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傢族詩人。湖南永順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3年轉業到中南民族歌舞團創作研究室任創作員,1955年調任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團劇作研究室創作員。他隨同演出隊,足跡遍及海南島和天山南北,創作瞭第一本反映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各族人民的新生活的詩集《從五指山到天山》。1956年後歷任《西藏日報》、《西藏文藝》雜誌編輯,西藏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西藏作傢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理事、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等職。在西藏期間,深入西藏各地,參加一系列民主改革等等重大政治鬥爭,獲得豐富的創作素材。他的詩作多取材於西藏人民的生活,且在語言運用、形象塑造上吸收藏族文學的表現手法,形成自己粗獷、豪放的風格。先後出版有詩集《雅魯藏佈江》(1959)、《邊疆頌》(1960)、《高原放歌》(1961)、《拉薩河的性格》(1978)、《雪鴻》(1987)等,敘事長詩《昆侖墾荒隊》(1960)、《黑痣英雄》(1964)、《雪蓮花》(1964)、《雪山風暴》(1978)、《汪承棟敘事詩選》(1986),另有散文集《昆侖山下的明珠》(1960)、長篇小說《雪原小雲雀》(1991)、電影文學劇本《波烏贊丹》(1980)等。《雪山風暴》、《月夜》、《雪原小雲雀》分別獲第一、二、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部分作品被譯成英、塞爾維亞、日等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