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煙氣排入高空的高聳結構。能改善燃燒條件,減輕煙氣對環境的污染。

  分類 有磚煙囪、鋼筋混凝土煙囪和鋼煙囪三類。

  磚煙囪 高度一般不超過50米,多數呈圓截錐形,外表面坡度約為2.5%,筒壁厚度約為240~740毫米,用普通粘土磚和水泥石灰砂漿砌築。為防止外表面產生溫度裂縫,筒身每隔1.5米左右設一道預應應力扁鋼環箍或在水平磚縫中配置環向鋼筋。位於地震區的磚煙囪,筒壁內尚須加配縱向鋼筋。為減少現場砌築工作量,可采用尺寸較大的組合砌塊、石塊、耐熱混凝土砌塊砌築。

  鋼筋混凝土煙囪 多用於高度超過50米的煙囪。其優點是抗風、抗震性能好,施工簡便,維修量小。外形為圓截錐形,沿高度有幾個不同的坡度,坡度變化范圍為0~10%。筒壁厚度約為140~800毫米,混凝土標號為200~300號。鋼筋混凝土煙囪按內襯佈置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單筒式、雙筒式和多筒式。①單筒式煙囪。內襯緊靠外筒,並將內襯和保溫層直接支承於外筒壁向內挑出的環形挑頭上。其特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但應註意外筒的防護,免受煙氣侵蝕。②雙筒式煙囪。內襯筒與外筒完全分開,兩筒間留有較寬的通風檢修通道。內襯筒可以分段支承於外筒壁上,也可以做成獨立自承重形式。其特點是外筒壁基本上不受煙氣的溫度作用和煙氣的侵蝕。③多筒式煙囪。用在多臺鍋爐合用一個煙囪並要求煙囪頂部煙氣的出口流速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一般每臺鍋爐設置一個排煙管。排煙管分段支承於各層平臺上,也可全部直接支承於基礎上。(見彩圖)

秦嶺電廠多管式煙囪

  目前,中國最高的單筒式鋼筋混凝土煙囪為210米。最高的多筒式鋼筋混凝土煙囪是秦嶺電廠212米高的四筒式煙囪。現在世界上已建成的高度超過300米的煙囪達數十座,例如米切爾電站的單筒式鋼筋混凝土煙囪高達368米。

  鋼煙囪 鋼煙囪自重小,有韌性,抗震性能好,適用於地基差的場地;但耐腐蝕性差,需經常維護。鋼煙囪按其結構可分為拉線式、自立式和塔架式。①拉線式鋼煙囪。耗鋼量小,但拉線占地面積大,宜用於高度不超過50米的煙囪。②自立式鋼煙囪。一般上部呈圓柱、下部呈圓截錐形,筒壁鋼板厚6~12毫米,建造高度不超過120米。③塔架式鋼煙囪。與塔架式排氣塔相似,整體剛度大,常用於高度超過120米的高煙囪。塔架式鋼煙囪由塔架和排煙管組成,塔架是受力結構,平面呈三角形或方形。塔架內可以設置一個或幾個排煙管。

  基礎 分剛性基礎和鋼筋混凝土基礎。剛性基礎一般都用於高度較小,地基條件較好的煙囪,其材料為磚、片石、片石混凝土和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基礎在煙囪中使用最普遍,其形式有:單獨基礎、平板式基礎、肋板式基礎和薄殼基礎。單獨基礎一般使用於塔架式鋼煙囪。平板式基礎又有圓板和環板之分,這種基礎在煙囪中使用最廣,其特點是受力簡單,施工方便,耐久性好,板內受力鋼筋可施加預應力。肋板式基礎和薄殼基礎施工較復雜,但混凝土用量少,其中薄殼基礎的受力較合理,但結構耐久性稍差。

  基礎埋深不應小於周圍建築物和構築物基礎的埋深,通常都在2~5米之間,在有地下煙道的情況以及對於高度超過150米的煙囪,尚須適當加深。

  煙囪基礎應建於可靠的地基上。煙囪荷載對地基土的影響深度約等於0.8~1.5倍基礎直徑,土層情況應通過各種勘探手段充分掌握,要求土層均勻,無不良下臥層,持力層有足夠的承載能力。當在不良地基上建造煙囪時,須根據需要和土層具體情況采取必要的地基加固措施(見化學加固法、地基處理),有時還須采用樁基礎或深基礎。

  設計特點 除滿足強度要求外,鋼筋混凝土和磚煙囪尚須控制裂縫開展寬度。煙囪結構與相鄰建築物間應留沉降縫,基礎的傾斜和沉降量也有限制。鋼煙囪尚應核算結構的穩定性。為確保施工安全,鋼筋混凝土高煙囪有時需核算施工階段的結構振動(或穩定)。

  煙氣對煙囪的影響必須考慮。結構材料的受熱溫度要有限制。結構不均勻受熱引起的溫度應力有時會成為設計的主要因素。要考慮煙氣的侵蝕作用,這種作用不僅與煙氣的含硫量有關,而且還與煙氣的濕度、露點溫度和壓強相關。煙氣的含硫量越高,露點溫度越低,相對濕度和煙氣壓力越大,則煙囪越容易被腐蝕。

  施工方法 磚煙囪以前都采用外腳手架施工,需要大量材料,並且搭設和拆除工作量大,已逐漸被淘汰。目前對小型磚煙囪多采用內井架升降操作臺或無腳手架內插桿操作平臺施工,對直徑較大的磚煙囪則采用內井架提升內操作臺或外吊籃操作臺施工。

  鋼筋混凝土煙囪采用滑升模板或豎井架翻模施工。鋼煙囪多在地面組裝後用卷揚機整體起吊就位,小型鋼煙囪也可用起重機直接起吊安裝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