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泥、帶色石碴和顏料,經加水拌和、塗抹、硬化、磨光而成的人造石面層。水磨石有很好的耐磨性能,並有一定的耐酸、鹼度,表面光亮美觀,可以按設計要求製成各種花飾圖案,滿足建築物的使用功能及藝術上的要求。因此,水磨石多用於建築裝飾,如樓地面、牆裙、踢腳板、樓梯踏步、窗臺板、隔斷板、陽臺欄板以及水池、水槽等。

  水磨石可分為現場整體澆築與預製板鋪設兩種做法。現場整體澆築的水磨石須先在基層表面上(磚牆或混凝土地面)或墊層上用1:3水水泥砂漿打底,再抹一道水泥漿粘結層,然後按一定的比例用水泥石子漿罩面。石子多用約8毫米大小的白雲石、大理石或漢白玉等堅硬可磨的巖石。做樓地面時,還通常在打底後的第二天,先用水泥漿在基面上粘上銅條、鋁條或玻璃條,將地面按設計要求分成大小不同的格子或各種式樣的裝飾圖案,然後再鋪設罩面層。隔1~2天後,用砂輪或磨石機邊磨光邊澆水。待多遍磨光後,在表面上經擦草酸、打蠟、擦光等工序後即告完成。預制水磨石是在工廠制成定型的或按設計要求大小的板塊,運至施工現場鋪設。鋪設前,也必須在基面或墊層上抹1:3水泥砂漿打底,然後將事先潤濕過的預制水磨石板塊用水泥漿粘貼在基面上。粘貼時用木錘輕敲,隨時用靠尺和水平尺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