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與另一重要有機物污染參數BOD5(見生化需氧量)相比,其測定方法有不受水質限制的優點。當廢水隻含容易降解的有機物時,試樣的化學需氧量約等於它的有機物碳素總生化需氧量。

  因為一般有機物無機化的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氨和水,在理論上有機物的化學需氧量是可以按分子式計算的。但是,在實際測定中,並不是全部有機物都氧化瞭的,受氧化的有機物的量決定於有機物的結構、所用氧化劑的性質和測定的操作條件。

  以往常用高錳酸鉀為氧化劑,有機物的氧化很不完全,所得參數常稱耗氧量(OC),其值常低於五日生化需氧量。當然耗氧量也可稱化學需氧量,但應註明,例如:采用符號CODMn。水樣加重鉻酸鉀和硫酸,並加熱沸騰時,絕大多數有機物能被氧化,所以近年來一般采用重鉻酸鹽法測定化學需氧量,采用符號CODCr。也有采用儀器分析法的,水樣中的有機物和少量無機物在測定中轉化為穩定物,所耗氧量稱總需氧量(T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