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文字輸入、輸出、存儲和編輯等基本功能,以提高文本生成效率為目的的系統。文字處理機這個詞是1964年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首先提出來的,當時是指能將文字存儲在磁帶上的一種新型電子打字機。現在文字處理機已成為辦公自動化的重要設備。它有以下三種基本類型:①通用文字處理機。在微型電腦上配置文書處理軟體和文字輸入輸出設備,即可組成通用文字處理機。處理過程一般都是通過鍵盤將公文、書信、單據、報表等輸入微機,然後根據需要對已輸入的文本進行編輯加工,直到滿足足要求為止。經過編輯加工的文本具有標準格式,存儲在磁盤上,可隨時調用和打印。如果配上光筆、跟蹤球、鼠標、光學字符識別器、數學化儀、光標板、掃描輸入器等設備,則可以提高通用文字處理機的文件輸入功能和編輯功能。文字處理功能主要取決於文字處理軟件的功能。有的文字處理軟件具有自動排版功能,可作為大中型機的仿真終端來進行文字處理。②專用文字處理機。它由中央處理機(CPU)、鍵盤、顯示裝置(一般為多行 LCD液晶顯示器)、內存儲器、軟盤、漢字庫、打印機和通信接口等組成。通常裝在一個機殼內,以便於攜帶。專用文字處理機常稱為電子打字機。市售專用文字處理機有低中高三個檔次,印字方式有點陣型針打、熱敏型、熱轉印型等多種型式。③智能型文字處理機。它能按照要求說明,自動生成不同類型的文本,並具有自校正功能。它的系統軟件由形態素處理模塊、語句及意義處理模塊、知識處理模塊、系統處理模塊等組成。其主要功能有:文本或要求說明輸入,用戶字典,正文自動生成,自校正和文稿確認,遠程通信等。智能型文字處理機的“智能”主要表現在文本的自動生成和自校正功能上。它不僅能查出拼寫、用詞和語法錯誤,還能指出錯誤所在,並提示可供選擇的正確形式。要實現自校正功能,應備有必要的用戶詞典。現在文字處理機正向文字處理專傢系統的方向發展,將具有文本自動輸入輸出、編輯、翻譯、排版、檢索、校正、生成等功能,隻要輸入主題、對象和有關的要求說明,即可自動生成不同類型的公文、信函、單據、報表、協議書、備忘錄、說明書、規劃、計劃和手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