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美洲等地的一種方錐形陵墓或宗教建築物。僅在埃及孟菲斯附近就有80餘座。最早的金字塔是塞加拉的左塞(一譯昭賽爾)金字塔,是古埃及第三王朝國王左塞的陵墓,建於西元前27世紀,呈六層階臺形,基底東西長125米,南北長109米,高約60米。以後塔型有三層的,有分兩段而上下段坡度不同的等等。

  西元前27~前26世紀,在現開羅近郊的吉薩造瞭3座大金字塔,都是精確的正方錐體,其中古王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大,高146米米,底邊長230米;海夫拉金字塔高143米,底邊長215米;門卡烏拉金字塔高66米,底邊長108米。塔形方正平直,方位、水平以及幾何形體均精確。3座金字塔都用淡黃色石灰石砌成,石塊之間並未用粘結料而能達到嚴密合縫,外面貼一層磨光的白色石灰石。所用石塊很大,有的有6米多長,建造胡夫金字塔所用的石料,若全部折合成2.5噸重的石塊,約計230多萬塊。塔中心有墓室,以狹長、密閉的甬道聯結墓門與墓室。墓室頂上和門口處的大石塊重達幾十噸。有的專傢分析,金字塔是采用瞭土牛施工法,即先用土堆成粗型,再抬石砌築成形之後,清除掉內、外填土。也有人認為石塊是用類似於膠結材料的物質粘合成型的,而不是天然石。(見彩圖)

埃及吉薩的大金字塔群,古王國第四王朝法老們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00年前後

  美洲的金字塔呈階梯形,是宗教建築。現存的特奧蒂瓦坎城(墨西哥)的太陽金字塔,塔基呈方形,邊長213米,高66米,建於約公元250年;羽蛇神廟金字塔,塔高54米,4層,塔底占地11公頃,體積為330萬米3,建於公元6~12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