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典型的工程系統工程。電子系統工程的最初應用,可追朔到20世紀初對商用電話通信網路的研究,其中較著名的是電信工程師對電話排隊問題的研究。系統工程概念的具體化是從1930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電視廣播系統時開始的。40年代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在發展微波通信網時,按時間順序把工作劃分為規劃、研究、研製、工程應用和通用工程等 5個階段。1951年貝爾電話公司把這套工作方法正式命名為系統工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瞭運籌學,英國首先用它來確定防空雷達的配置和潛艇搜索。。50~60年代,一些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研究,大大推進瞭系統工程的發展。

  大型電子系統 利用通信和計算機技術,把多種具有獨立功能的電子系統聯結起來,對復雜過程或對象實現管理和控制的信息系統。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建成的半自動化地面防空系統,是早期大型電子系統的代表。60年代後各國建成的防空預警指揮系統、指揮控制通信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等,都是由多種電子系統組成的大型復合系統。70年代以來,在管理和工業控制方面也出現瞭不少這類系統。

  特點 大型電子系統一般由信息獲取系統、信息傳輸系統、信息處理系統、信息輸出系統、執行系統和時間統一系統等所組成。它具有以下特點:

  ① 大規模和復雜性 往往由大量分佈在廣大地區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多種電子系統構成一個多層次的統一系統,系統內部可能有多個決策者,執行部分往往遠離決策中心。

  ② 整體性 要求從各種不同電子系統的相互聯系上,實現整體功能的優化。

  ③ 兼容性 一是電磁兼容性和頻譜的合理分配;二是要充分考慮與現有系統的兼容性。

  ④ 可靠性 大型電子系統在國防和國民經濟上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其失效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要求它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此外還要強調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問題。

  ⑤ 不確定性 系統的輸入帶有隨機性和不確定的不能量化的因素。系統操作管理人員的反應和決策也往往帶有不確定的因素。

  ⑥ 可擴展性 系統一般具有開放式結構,以便於擴展。

  研制大型電子系統需要充分研究它的必要性和技術經濟上的可行性,以及系統建成後的社會經濟效果、壽命和它對客觀環境變化的適應性。這種系統的設計和工程管理,都要使用系統工程的方法。

  大型電子系統的出現和不斷發展,標志著管理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而各種高技術的發展和大系統理論的研究,將給大型電子系統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