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用衣。中國周代用香草“萆荔”製成雨衣,稱蓑衣,也稱襏襫,是一種傳統雨具,也用於防雪、防寒、防風、遮陽等,至今仍在一些地區的農民、漁民中沿用。隋代起用油佈製成雨衣。唐代有用絲綢製成的雨衣。近代有用膠佈製成的雨衣。現代用塑膠薄膜或經過處理的防雨佈制做雨衣。

  雨衣按結構造型分,主要有連帽式、外衣式和無袖披風式等;按材料構成分,除草制的蓑衣外,主要有油佈雨衣、膠佈雨衣、塑膠薄膜雨衣和防雨佈雨衣等。

  油佈雨衣 用油佈(織物表面塗桐油或荏油)縫制而成。中國東漢發明油佈,隋代已使用油佈雨衣,一直沿用至20世紀50年代。油佈雨衣因粗糙、質硬、不耐折疊等缺點,逐漸被淘汰。

  膠佈雨衣 用膠佈(織物表面塗橡膠)縫制或粘合而成。1823年英國人C.麥金托什發明用天然橡膠塗於織物上制成防水膠佈,用其制成的雨衣稱麥金托什雨衣。後來膠佈的性能不斷得到改進和提高。膠佈雨衣具有較好的彈性、絕緣性和耐折性,廣泛用作防風、防雨的勞動保護用品。

  塑料薄膜雨衣 用塑料薄膜(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粘合而成。這類雨衣具有制作簡便、輕便柔軟、花色品種多和價格低廉等優點,故20世紀60年代以來普遍使用。其中一種專供騎自行車者使用的披風式雨衣(稱雨披),因設計合理,穿用方便,被廣泛應用。

  防雨佈雨衣 用經過拒水或拒油處理的防雨佈縫制而成。經過拒油處理的佈兼能拒水,並有良好的透氣性,適宜做高檔雨衣。防雨佈品種繁多,有防雨純棉卡其、防雨滌棉府綢、防雨滌絲綢等。防雨佈雨衣多制成流行的外衣款式,一衣多用,晴、雨天均宜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