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牛仔佈(堅固呢)為主要面料縫製而成的套裝。主要由牛仔夾克衫與牛仔褲或牛仔裙配套組成。此外還有牛仔襯衫、牛仔背心、牛仔泳裝、牛仔帽、牛仔靴等配套品種。

  沿革 牛仔裝是以牛仔褲為基礎發展起來的。1850年,德國人L.斯特勞斯仿照德克薩斯牧童的淺襠緊身褲,用帆佈裁製成一批工裝褲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礦區出售,並以美國西部傳奇英雄“牛仔”的名字命名。褲的兩側設斜插暗袋,後身設兩個貼袋。18773年,牛仔褲有所改進,在前後袋口兩角鉚有銅鉚釘,右後袋上方鉚有銅牌商標,門襟采用拉鏈,佈料染成靛藍色。1890年,斯特勞斯在美國正式建立利惠公司,主要生產利惠牌牛仔褲。一些廠傢也模仿生產。20世紀以來,牛仔褲風行世界各國。60年代,美國和西歐一些國傢在牛仔褲的基礎上發展生產牛仔裝,相繼出現瞭牛仔夾克衫、牛仔裙等配套產品。用牛仔佈制作的服裝以其獨特的風格被稱為“牛仔風貌”。中國於80年代開始流行牛仔褲,並逐漸向牛仔裝發展,在廣州、上海、天津等城市都有專門生產牛仔裝的企業。

  材料 牛仔裝大多以牛仔佈為面料。牛仔佈是一種堅固耐磨的單紗斜紋棉佈,又稱堅固呢。現已開發出滌棉牛仔佈、彈力牛仔佈、毛滌牛仔佈、真絲牛仔佈等。在織造方面發展出正斜、破斜、色織、條格、提花、電子機繡、嵌金銀絲等多種類型。在印染方面也由傳統的靛藍色拓展出淺藍、白、煤黑、鐵銹、孔雀綠、杏黃等多種顏色以及雙色、印花等,但仍以靛藍色最為流行。

  制作 牛仔裝通常使用橘黃色粗線縫制,內縫線為鏈式結構套結緝縫,門襟用粗牙拉鏈,褲袋縫口處用金屬鉚釘鉚合。把縫好的成衣和一定數量的浮石放入石磨水洗機,成衣與浮石反復磨擦,其表面產生一種“退色磨毛”的效果,使堅硬的佈料變得柔軟,通稱石磨藍。此外,還有酸洗和雪花洗等工藝,可使面料上呈現出美麗的色斑。制作牛仔裝的專用設備有包縫機、褲腰機、釘扣機、鉚釘機和鎖結機等。

  款式 牛仔裝除傳統的緊身式外,還有寬松式。款式從保守走向誇張,裝飾手法有釘珠、貼皮、花邊、噴色、補釘、拼接、破洞等多種變化。傳統型牛仔裝強調配件和飾物,如牛仔領帶、牛仔皮帶、子彈袋、套馬繩等;運動型牛仔裝則註重簡練、明快,不披掛附件,穿著後便於活動。牛仔褲男女款式相同。牛仔背心和牛仔短褲在底擺和褲腰處配用針織面料,起到收緊的作用。牛仔裙有超短裙、統裙等款式。兒童牛仔裝還飾以彩色動物、卡通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