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平時代所鑄盧舍那佛銅像,在奈良東大寺內,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銅鑄佛像(見彩圖)。像高14.87米,重約250噸,壁厚5.5釐米,鎏金用黃金58.5公斤。日本聖武天皇於天平十五年(743)下詔書鑄造大佛。天平十九年(747)開始鑄造,勝寶元年(749)佛體鑄成,寶二年(771)鎏金和製作光圈全部完成。前後歷時25年。銅佛鑄成後經過幾次火災,現在隻有腹下、足、袖的一部分和蓮臺的一部分是最初鑄造的,其他部分都是後來補修的。大佛殿碑文記述瞭殿的由來,載於《東東大寺要錄》卷二。

日本奈良銅佛(公元749年鑄)。高14.87米,重約250噸

  銅佛在原地分八次澆鑄,先用泥塑佛像,由此獲得分塊外范,再按鑄件壁的厚度削下佛像的表層,作為泥芯,合上外范,范外堆土固定,分層進行澆鑄。在鑄造和後來的修理中,邀請瞭中國鑄師參加,見於記載的有陳和卿等七人。銅佛化學成分為:銅84.96~94.22%,錫1.43~4.24%,鉛0.49~8.21%,砷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