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礦井井筒運出礦石、煤、廢石或矸石,以及升降人員、設備和器材等。礦井提升方式的分類見表,其中以鋼絲繩提升應用最廣泛。

  鋼絲絲繩提升 歷史最久,應用最廣。特點是鋼絲繩牽引容器在井筒中按規定的加速、等速、減速和爬行速度升降,要求停車準確。設備功率較大,整套機電系統必須具有完善的控制和保護性能。鋼絲繩提升是由原始的提水工具逐步發展演變而來的。中國於公元前一千多年左右發明桔槔,用以汲水。後來又發明瞭手搖轆轤,戰國初期已用作采礦提升工具。公元前約200年,四川用畜力絞車汲鹵。19世紀初期,德國制出第一臺蒸汽機拖動的木結構纏繞式提升機。1827年又出現鋼結構提升機。1877年德國設計出第一臺單鋼絲繩(單繩)摩擦式(戈培)提升機;1905年德國又制出電力拖動的提升機。1938年瑞典制出雙鋼絲繩(多繩)摩擦式提升機(見鋼絲繩運輸)。

  立井提升系統 立井雙箕鬥提升系統 (圖1),采用箕鬥作為提升容器,一個箕鬥在井底煤倉自動裝載後,被提升到地面卸載;另一箕鬥由地面下降到井下煤倉處裝煤。提升機用纏繞卷筒式或多繩摩擦輪式,後者發展很快,其佈置方式有井塔式和落地式。這種提升系統主要用作大、中型礦井的主井提升。

  立井雙罐籠提升系統 采用罐籠作為提升容器,主要用作大、中型礦井的副井提升,提升廢石、矸石、人員、材料和設備。

  帶有平衡重的單容器提升系統 鋼絲繩的一端為提升容器,另一端為平衡重;用於提升量較小的多水平提升。

  鑿井吊桶提升系統 采用吊桶作為提升容器,有單吊桶和雙吊桶提升。專供立井開鑿或井筒延深時用(見普通鑿井法)。

  斜井提升系統 斜井箕鬥提升系統 工作過程與立井箕鬥提升相同(圖2)。用於產量較大或井筒傾角大於25°的斜井提升。斜井罐籠提升系統,現很少使用。

  斜井串車提升系統 礦車作為提升容器,有單鉤和雙鉤提升之分。但須有防跑車裝置,防止跑車事故。這種系統投資小,基建快,多用於產量較小的斜井。

  斜井人車提升系統 根據安全規定,人員上下的主要傾斜井巷,垂深超過50m,應裝設機械運送人員的設備。斜井人車,就是這種設備之一。這種系統須有可靠的斷繩防墜器和安全信號。

  礦井提升設備的電力拖動 分為交流繞線型異步電動機拖動和直流他激電動機拖動兩種方式。直流拖動調速性能好,調速時電耗小,工作方式轉換方便,易於實現自動化;但需要一套整流設備,初期投資大。大功率可控矽整流裝置的發展,促進瞭直流拖動的應用。在中國單機容量大於1000kW時,考慮采用直流拖動。交流拖動設備簡單,投資小,容量小時采用。礦井提升設備已向自動控制發展。主井提升實現自動化,副井提升負載變化大,一般采用遙控方式實現半自動化(見礦井自動化)。

  帶式輸送機提升 見礦井運輸、礦用輸送機。

  水力提升 用於水力開采的礦井(見水力采煤法)。

  氣力提升 有些國傢正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