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屬物理學傢和機械工程學傢。廣東省興寧縣人,生於1918年10月4日。1941年9月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1945年去英國雪菲爾德大衛聯合工程公司重型機械製造廠實習。1946年入英國雪菲爾德大學工程研究院為研究生,1949年年獲博士學位,並在雪菲爾德大學任研究員。1951年回國,參加創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並任該所金屬加工研究室主任。1957年以後,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機械電機研究所、機械研究所、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副院長等職。他長期研究金屬的可塑性、高速變形機理和材料的機械性能等,發表過一系列論文和研究報告。50年代初期,他為解決國產鋼種的加工工藝和性能提出瞭科學依據,領導研究原始奧氏體晶粒度和冷卻速度對成品的顯微結構和晶粒度的影響,掌握如何細化奧氏體晶粒度的加工條件,得出新的工藝過程並在生產中試驗,取得明顯效果。他還對重軌的軋制、薄板的粘結、電熱絲材料加工等進行瞭基礎研究。張作梅等對軟鋼、13%鉻鋼、鋁和鉛在不同溫度和變形速度下的塑性變形阻力進行瞭研究,發表瞭《不同溫度速度條件下G3、ㄧㄌ13鋼、鋁、鉛等塑性變形抗力的研究》的論文。張作梅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