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實現生產作業計畫的重要手段。機械工業企業的生產調度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瞭解、掌握、預防和處理生產作業計畫執行過程中已出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並迅速採取措施,保證計畫按期完成。

  主要內容 按照作業計畫的日程安排和生產的實際情況進行作業分配,把生產任務逐項分到工位,落實到人,根據生產情況運用加工路線單、單工序工票等方式控制在製品的流動;通過對中間倉庫的管理掌握在製品的成套情況。依據在在制品管理和作業統計的數據正確及時地掌握生產進度和在制品儲備情況,是企業組織生產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

  反映生產進度的圖表有坐標圖、線條圖和網絡圖。

  ① 坐標圖:在產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下用以表示產量和時間的變動趨向(圖1)。

  ② 線條圖:又稱甘特圖(圖2)。用線條長度和數字表示時間和產量;用計劃線或數字和實際完成線反映計劃安排和執行情況。

  ③ 網絡圖:用網絡圖形表示產品(或工程)各道工序的時間和順序關系。這種圖表在復雜的一次性產品的生產中使用比較適宜(見計劃評審法)。

  工作制度 生產調度的工作制度包括值班制度、報告制度和調度會議制度等。調度會議是調度工作的主要方法。調度會議一般分廠部和車間兩級。廠部調度會議由負責生產的副廠長主持,主管調度工作的科長召集,總工程師、各車間主任和有關科長參加。車間調度會議由車間主任主持,計劃調度組長召集,車間技術副主任、各工段(或班組)工長、工具室和機修組的負責人、車間調度員和廠主管調度員參加。調度會議著重檢查、督促生產進度和各項措施的實施並解決生產中新出現的問題。

  生產調度方式 根據企業的不同特點,有集中調度和分散調度兩種方式。集中方式是由企業的中央調度室直接調度。分散方式是按企業的組織系統分級設置機構負責調度。除生產部門設置調度機構外,其他有關的部門也設專職或兼職的調度人員,形成一個全廠集中統一指揮的生產調度系統,使企業的日常生產能夠有計劃地協調一致地進行。

  生產調度用技術裝備 生產調度使用的設備有工業監視電視、各種電子顯示裝置、電氣傳真系統等調度通信設備和電子自動記錄系統等。由於電子計算機日益用於企業管理,許多國傢的企業建立起以電子計算機為主要手段的管理信息系統,大大提高瞭信息傳輸和調度工作的正確性、及時性和協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