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對工廠的房屋建築、設備、裝置、廠內的物流、人流、能源流、資訊流等所作的有機組合和合理配置。良好的工廠佈置能使整個生產系統安全、高效地運行,並為工廠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創造條件。工廠佈置包括工廠總體佈置(或稱廠區佈置)和車間佈置兩部分。其主要工作內容是:①對外部條件、生產工藝和物流進行分析,劃分各生產、輔助、動力和倉庫等區段,並分配所需面積。②確定物流和人流的路線和出入口,選擇物料搬運的方法和設備。③對建築物、設備、管線、材料場地、、運輸線路等進行平面定位和豎向佈置,並繪制出佈置圖。④根據勞動衛生和生產安全要求,配置各種環境保護和綠化美化設施。

  工廠佈置的原則 機械工廠由若幹生產車間(如鑄造、鍛造、備料、沖壓焊接、機械加工、熱處理、裝配等)、輔助車間(如工具、機修等)、動力設施(如鍋爐房、煤氣站、壓縮空氣站等)和科研測試、庫房、堆料場、行政福利等設施組成。這些單位可以單獨設置,也可以組合在大型聯合廠房內。工廠佈置要求達到:①生產流程合理銜接,物料搬運線路流暢短捷;②生產車間、輔助車間、生活建築和其他設施的組合與配置,便於生產管理,便於職工的勞動和休息;③在合理佈置的基礎上盡量節約用地和減少土石方工程量;④符合工廠建設規劃和發展要求;⑤符合環境保護、衛生、綠化、抗震、防火、安全等國傢規范;⑥空間佈置能表現良好的建築藝術格局。工廠佈置應有利於縮短建設周期,節約建設投資,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費用,提高產品質量,方便職工生活,從而取得最大限度的經濟效果。

  車間佈置的形式 機械工廠生產車間的佈置形式取決於車間的加工對象和生產批量以及工藝流程(見大量生產技術、工廠生產自動化)。車間的機床佈置通常采用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按機床類型佈置,即把同類型機床分別集中配置,有利於充分發揮設備和工人的負荷。但這種方式會增加工序間的聯系和管理的復雜性,適合單件小批的生產類型。另一種佈置方式是按加工對象工藝過程的次序配置機床,形成一條封閉的生產線,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管理,適用於加工對象穩定且成批和大量生產的類型。對於中、小批量的生產車間,也可以按零件的幾何形狀特征和加工性質進行分類編組,並據此將有關機床組成機床組,采用成組技術進行加工。為瞭適應市場需求的迅速變化和產品的不斷更新,采用柔性生產線和大跨度、大柱距、不間隔的廠房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

  工廠佈置的系統分析法 工廠是一個系統,應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比較和選擇工廠佈置方案。系統分析法是以產品、產量、工藝流程、輔助作業和時間因素作為考慮工廠佈置的基本要素。通過對產品、產量的分析確定生產組織形式。通過物流分析比較和作業單位之間的關系密切程度的比較,對各種方案作出評價。

參考書目

 第一機械工業部設計院編著:《機械制造工廠總平面及運輸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1959。

 James M.Apple,Plant layout and Material Hand-ling,3rd ed,John Wiley &Sons Inc.,New York,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