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科學的產品試驗方法。它按照行業或用戶提出的技術規範,設計出專用裝備組成測試系統,通過類比使用環境和工作條件取得產品的功能特性、可靠性、穩定性、工作壽命和環境適應性等內在品質的參數。測試是機械工業研究開發工作中的一項基礎工作,為採用新技術和研製新產品進行全面品質評價,從而為決策提供主要技術依據。

  測試與檢驗 測試與檢驗在技術上有相關的一面,但又有區別。測試是為瞭全面考核產產品質量和性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取得大量技術數據,經過分析綜合得出產品使用質量的基本水平及其極限。如何決定測試項目、方法和測試結果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判斷,常是一個企業的技術訣竅。測試可以在產品設計的模型構思階段進行,如飛行器的風洞試驗,船舶的船體試驗;也可以在樣機試制階段進行,如汽車定型前的駕駛性能、負載、油耗、道路適應性等的一系列試驗;還可在決定成批大量生產前對產品進行全面的性能考核測試,包括壽命試驗和測試可維修性能等,為此可能對這一產品及其關鍵零部件進行長時間的連續測試,直至完全失效為止。

  檢驗是將產品圖紙和工藝規定的技術規范及質量檢驗標準與檢驗結果進行比較,以判定產品、半成品、零部件的質量合格與否,屬質量控制性質。檢驗的工作內容包括:工廠為保證產品質量對外購材料、元器件、協作件進行的入廠檢驗;在生產過程中對零件、部件和一些關鍵件的關鍵加工工序進行檢驗;產品完成後進行出廠檢驗;對有些產品(如重型機床、軋鋼機械、大型精密儀器和成套石油、化工設備等,因對運輸條件有特殊要求,有的還需要拆裝運輸,到工作現場後重新組裝成套)在用戶參與下進行驗收試驗等(見技術檢驗)。

  測試中的系統模擬技術 用模擬的系統結合實際的或模擬的環境和條件,或用實際的系統裝置結合模擬的環境和條件進行研究、分析或試驗的方法。其目的是力求使實際系統裝置在投入使用前取得近於實際應用時的結果。系統模擬技術應用於:

  ① 對系統或產品的某一部分,如儀器的傳感器、機床絲杠的加工精度與預先設計的有效精度等進行比較測定;

  ② 系統地估價產品的部分組成、或分系統之間的協調和幹擾的影響程度及其對整體性能的影響等;

  ③ 比較各種設計方案,以取得最優設計;

  ④ 在被測系統或裝置發生故障後使之重演工作過程,以研究分析故障來源和對策;

  ⑤ 進行假設檢驗;

  ⑥ 為訓練操作人員分析、評價人-機聯系的可控性和適應性。

  測試技術中的現代化工具 在整個測試方案設計中,系統仿真和環境模擬是主要考慮對象,但如何獲得為數眾多的有關位置參數、運動參數和掌握這些參數的瞬間變化及其內在聯系,則更為重要。因此,為實現這一目標,除研制各種微型傳感器和能進行多參數綜合測試的測試裝置外,借助電子計算機所具有的程序控制、存貯轉換、快速運算、邏輯判斷、二維和三維的彩色圖像顯示等功能而發展起來的計算機輔助自動測試系統(CAT),已成為機械工業研究開發和產品完善化的最新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