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距離水源輸水到用水地點的管道和管道的統稱。廣義上指長距離的整個輸水系統,包括管道、明渠、暗渠和隧洞等。狹義上僅指跨越山谷、河谷或低窪地的輸水構築物。

  輸水道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按供水情況分有重力供水和水泵供水(或稱壓力供水);按水力條件分有重力流和壓力流;按水流形式分有滿流和非滿流;按構築物類型分有地面管道、高架管道(包括渡槽)、管道和隧洞等。大型輸水系統往往是多種形式的組合。

  水源源高於用水地點,例如以高地水庫為水源時,有可能借重力供水,此時可用重力流水道。水源低於用水地點時,必須借水泵供水,並需用壓力流水道。渠道隻能用於重力流水道,不能滿流以防溢水。管道和隧洞(斷面不限於圓形),既可用於壓力流水道,也可用於重力流水道。重力流水道有一定坡度,故受地形牽制。跨越低地或河谷時須用支墩或棧橋架高,遇高地或山丘時要迂回盤旋或開鑿隧洞穿越。管道和渠道應組合使用,重力供水時輸水系統中可以有管道,壓力供水時也可以有明渠,按輸水道通過地帶的地形設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明渠的蒸發損失和滲漏水量較大,易受污染並滋長水草和藻類。

  管道材料視管徑和水壓大小而定,無壓或低壓時一般用混凝土或低壓鋼筋混凝土管,高壓時用鋼筋混凝土管、鑄鐵管或鋼管。地面渠道可以就地開挖並加襯砌。高架渠道一般用塊料砌築,也可用混凝土澆制。輸水道上應在適當地點設置閘門或閘閥,以便調節水流和進行檢修。壓力管線的隆起部位設排氣閥以免氣阻,谷底設排水閥以便放空。暗渠應設檢查井以便檢修養護。

  天津的引灤入津工程是中國現代最大的城市給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