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目鱷蜥科鱷蜥屬僅有的1種(見圖)。

又名懶蛇、大睡蛇。僅見於中國廣西瑤山等地。頭體長150毫米左右,尾長200毫米以上。頭大而高,略呈立方錐形,吻部較尖細,末端圓鈍。耳孔不顯。頂眼明顯。枕部有橫溝。軀幹壯實,背部覆以顆粒狀小鱗,其間雜以起棱大鱗,體側者最為顯著。與尾背上方的鱗連接,形形成兩行醒目的棱嵴。腹面鱗片較大,略成矩形,平滑。尾側扁長而有力,尾背形成雙行棱嵴。四肢壯,但較短,爪尖銳。背面暗褐色,起棱大鱗色尤深;頭側和體側土黃色或土紅色,雜有黑紋;眼周有幾條輻射黑紋,眼下方的較粗,延至下頜。腹面淺黃,有黑色短紋。四肢和尾背暗褐色,腹面黃白色雜以黑斑。生活於海拔600~1000米左右林木茂盛的山區,白晝隱棲於水塘或溪流上方的樹枝上,受驚時立即墜入水中。凌晨較活躍。以昆蟲及其幼蟲為食。人工飼養者也吃蚯蚓、小魚、小蛙和蝌蚪。卵胎生,5~6月產仔2~7條。初生仔蜥全長100毫米左右。鱷蜥與北美南部和墨西哥的異蜥科有親緣關系,無論在分類地位上或地理分佈上都很有研究價值,已列為保護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