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科的1種。葉形獨特古雅,先端近截平或微凹,兩側各具1淺裂或深裂,形似馬褂故又稱馬褂樹。落葉大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可達1米以上,花黃綠色,單生枝端,杯狀,花被片9,外輪3片綠色,萼狀,向外彎垂,內兩輪直立,花瓣狀。具黃色條紋,雌蕊和雄蕊多數,螺旋狀排列,花藥外向開裂。聚合果紡錘形,成熟心皮木質。種皮與內果皮癒合,項端延伸成翅果狀,成熟時脫落,花托宿存(見圖)。星散分佈於長江以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區海拔500~11700米山地。適宜生長於溫涼濕潤氣候。常與常綠或落葉樹種混生,用種子繁殖,也可萌芽更新。

  白堊紀的日本、格陵蘭、意大利及法國有鵝掌楸屬植物的化石。新生代有10餘種,分佈廣。經第四紀冰川期後,多數絕滅,現存2種,中國1種,另1種為北美鵝掌楸,產美國東南部,中國長江流域有栽培。鵝掌楸屬兩個種洲際間斷分佈於東亞和北美,是孑遺植物的突出例子。本屬花的各部形態及花粉粒橢圓形,遠軸單溝,染色體基數x=19,保存瞭木蘭科的原始共同特征。鵝掌楸的幼葉在芽中下垂、席卷;花藥外向開裂,成熟心皮翅果狀,種皮與內果皮愈合,花粉粒外壁具極粗的雕紋,木材管間紋孔對列等內外部特征與狹義木蘭科其他各屬不相同。

  木材淡褐色,紋理直,結構細,幹燥少開裂,無蟲蛀。供建築,造船。細木工及膠合板用材。葉和樹皮藥用,祛水濕風寒。樹幹挺直,樹冠傘形,葉形古雅,為世界珍貴樹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