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目鼬科的1屬。體型細長,四肢短。體長40~56釐米,尾長15~17釐米,體重0.5~0.75千克;尾短而蓬鬆;全身毛皮褐黑色,唯獨喉部具橙黃色斑。共7種,其中北美洲2種,歐亞大陸5種。全部分佈於北半球。日本貂僅產於日本,青鼬(黃喉貂)遍及亞洲全境,紫貂(圖1)是寒帶針葉林的典型種。貂類居於森林山地,營半樹棲生活。紫貂產於蘇聯西伯利亞、朝鮮、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中國的東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紫貂皮毛絨豐厚,毛被長短適中,針毛柔滑,富有彈性,絨毛細密而有光澤,,一向被視為珍品,價值昂貴,在國際毛皮市場上稱作軟黃金。在中國東北三省,紫貂皮為當地的“三寶”之一。

  貂類的形態特點是喉部毛色比體色淺,歐洲松貂和石貂(圖2)的喉部為白色,黃喉貂與紫貂相同。中國產有3種貂,除紫貂外,石貂分佈於西北、西南諸省區,黃喉貂見於中國絕大多數省區。貂類棲居於北方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闊葉林中。喜上樹攀爬,在地面跳躍亦極靈巧。肉食性,嗜咬殺。主要以鼠類為食,亦捕食兔、小鳥、蛙、魚等,甚至上樹捕捉松鼠,咬食鳥卵。秋天也吃堅果和漿果。體型較大的貂類(如黃喉貂)還能捕食幼鹿、麂等有蹄動物。築巢在石堆內、樹洞中或樹根下。白天臥伏巢內休息,主要活動時間在拂曉,並延續至清晨。單獨活動。繁殖期間雌雄成對。秋季交配,春天產仔,每胎2~3仔。貂類是農林地區鼠類的天敵,又是名貴的毛皮獸。晚近數量稀少,分佈區縮小。為瞭保護這一動物資源,中國已控制對紫貂、石貂和黃喉貂的獵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