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標記的放射性核素放出的射線(見放射性)對標記化合物本身產生的電離輻射分解。又稱輻射自分解。其分解程度主要決定於以下三個因素:①標記化合物吸收射線能量的效率,影響吸收射線能量效率的因素有射線的種類和能量、物質的組成和形態等;②標記化合物的比活度(見活度,比活度愈高,自射線的能量愈大,標記化合物分子也就愈容易遭受自射線的輻照,即自輻解也愈嚴重;③化合物的輻射穩定性,例如每毫摩爾含1毫居裏碳14的標記化合物,由於自輻解,每年以0.3%的速率減少。

  制備、儲存和應用放射性標記化合物時,必須設法防止和控制自輻解,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①降低標記化合物的比活度,根據工作需要,盡快將標記化合物用同種化合物(即載體)稀釋到所需的比活度,這樣可以延長標記化合物的使用期限和減少自輻解;②加入稀釋劑(如溶劑)使標記化合物分散,對高比活度的標記化合物,隻能采取加入稀釋劑來達到分散標記化合物的目的,最好選擇不易產生自由基的溶劑;③加入自由基清除劑,阻止自由基與標記分子作用,選擇的清除劑必須不與標記化合物起任何作用,清除劑的輻解產物也不與標記化合物起作用,清除劑與自由基的反應速率必須大於標記化合物與自由基的反應速率;④降低貯存溫度,某些極不穩定的標記化合物可在-140°C以下迅速冷卻保存。

  

參考書目

 A.Murray and D.L.Williams,Organic Synthesiswith Isotopes,Interscience,New York,1958.

 范國平等編著:《標記化合物》,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