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學傢。字洛村。1900年5月4日出生於河北高陽縣,1980年2月24日卒於北京。1923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畢業。曾任實業部地質調查所技師,晉綏礦產測探局技正,四川省地質調查所所長,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究所所長兼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化學系主任,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5年當選)。侯德封早年曾三次編著《中國礦業紀要》,1937年又編著《黃河第二篇地質志略》。30~40年代,他主要從事北方煤田的調查,以及四川鐵礦和其他礦產的研究工作。50年代初,他為湘潭錳礦找到瞭原生礦層,並推動瞭有關的成礦理論研究。他參與瞭導致大慶油田發現的地質學工作,獲1982年國傢自然科學一等獎(集體),並指導和推動瞭陸相生油理論的研究。1961年他提出核子地球化學觀點,創導瞭稀有金屬、稀土元素礦床學等的地球化學研究。他的主要著作還有《從地層觀點對中國錳、鐵等礦產的尋找提供幾點意見》(1953)、《關於陸相沉積盆地石油地質的一些問題》(1959)、《核子地球化學》(1961)、《金屬成礦論》(1964)、《金屬成礦各論》(1965)和《核轉變能與地球物質的演化》(197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