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式C9H6O2。發現於1820年。以與葡萄糖結合的形式存在於圭亞那黑香豆中,也存在於甜苜蓿和其他植物中。香豆素為無色棱狀晶體;具有新割幹草的特有氣味;熔點71°C,沸點301.7°C;溶於乙醇、氯仿、乙醚,不溶於水,較易溶於熱水。

  香豆素是一大類衍生物的母體,這些衍生物中有些存在於自然界,有些則通過合成方法制得;有的遊離存在,有的與葡萄糖結合在一起,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經濟價值。例如雙香豆素,其化學名稱為3,3′-亞甲基-雙(4-羥基香豆素),過去由甜苜蓿植物腐敗而析出,後來用人工合成,可用作抗凝血劑。

  異香豆素是香豆素的同分異構體,為板狀晶體;熔點47°C,沸點285~286°C(719毫米汞柱);可以水蒸氣蒸餾。以異香豆素為母體,也構成一大類衍生物,其中不少存在於各種植物中,有些具有生理活性。

  香豆素可用於制造香料,也是制造多種其他化學品的基本原料。它和香蘭素一起可用於糖果、糕點之類的調味;加入煙草中可以增加天然香味,但20世紀50年代後已較少使用。在鍍鋅(或鎘、鎳)的電鍍液中加入香豆素,可減少鍍層起孔,增加光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