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馬氏規則,是有機反應中的一條重要規律,由俄國B.B.馬爾科夫尼科夫發現。

  馬氏規則確定:在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中,加成試劑的正性基團將加到烯烴雙鍵(或三鍵)帶取代基較少(或含氫較多)的碳原子上。它闡明瞭在加成試劑與烯烴發生加成反應中,如可能產生兩個異構體時,為何往往隻產生其中的一種。例如,在鹵化氫對異丁烯的加成反應中,HX的正離子H+連接到雙鍵末端的碳原子上,形成叔鹵化物物:

  馬氏規則的這種具有選擇性的加成稱為區位選擇,可以用電子效應來闡明。帶正電部分的Y+首先進攻雙鍵,它傾向於加成到雙鍵中電子密度較高的一端,同時所生成的正碳離子一端帶有取代基:

由於烷基R的超共軛穩定作用,有利於正電荷的分散,結構式a比b穩定,是加成反應的主要方向。因此,馬氏規則可以用來預示親電加成反應的方向,例如:

  在自由基加成反應中,加成試劑對烯烴的加成位置往往與馬氏規則不一致。例如,在溴化氫對異丁烯的加成反應中,若在過氧化物的作用下,則溴原子連接到末端碳原子上,而不是按馬氏規則所預示那樣,連在第二碳原子上,結果得到2-甲基溴丙烷:

這一現象稱為過氧化物效應。造成這種反馬氏規則的原因是:在上述自由基加成反應中,首先進攻雙鍵的試劑是Br·。由於生成自由基的穩定性不同,二級碳自由基因受兩個甲基的超共軛穩定作用,要比一級碳原子自由基的穩定性大,即

故前者成為加成反應的主要方向。

  

參考書目

 J.馬奇著,陶慎熹、趙景旻譯:《高等有機化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J.March,AdvancedOrganic Chemistry,2nd ed.,McGraw-Hill,New York,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