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馬兜鈴酸A,學名3,4-亞甲二氧基-8-甲氧基-10-硝基-1-菲羧酸。分子式C17H11O7N。馬兜鈴酸廣泛存在於馬兜鈴屬植物中。1953年由H.根舍特從歐洲的馬兜鈴屬植物中分離得到。

  馬兜鈴酸A為黃色針狀結晶;熔點281~286℃(分解);味苦;不溶於石油醚、苯、水,稍溶於丙酮、乙醇、氯仿、乙酸乙酯,易溶於碳酸氫鈉、碳酸鈉、吡啶、二甲基甲酰胺等堿性溶液。馬兜鈴酸B即3,4-亞甲二氧基-10-硝基-1-菲羧酸,分子式C16H9O6N;熔點275~276℃(分解)。馬兜鈴酸C即3,4-亞甲二氧基-6-羥基-10-硝基-1-菲羧酸,分子式C16H9O7N;熔點280℃(分解)。

  馬兜鈴酸具有增強吞噬細胞吞噬功能和增強機體免疫作用。聯邦德國馬道斯藥廠曾生產以馬兜鈴酸 A為主要成分的成藥,商品名為Tardolyt。中國曾由青木香中提取總酸,稱增噬力酸,與抗菌素合用,用於治療急性嚴重感染及配合化療、放療,治療癌癥病人,具有作用快、療效高、劑量小的特點。由於近年發現馬兜鈴酸類有致癌作用,現已少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