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黃酮(2-苯基色原酮)為母核而衍生的一類黃色色素。其中包括黃酮的同分異構體及其氫化的還原產物,亦即以C6C3C6為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在植物界分佈很廣,在植物體內大部分與糖結合成苷類或碳糖基的形式而存在,也有以遊離形形式存在的。

  天然黃酮類化合物母核上常含有羥基、甲氧基、烴氧基、異戊烯氧基等取代基,由於這些助色團的存在,使該類化合物多顯黃色,又由於分子中γ-吡酮環上的氧原子能與強酸成鹽而表現為弱堿性,因此曾稱為黃堿素類化合物。

  分類 根據三碳鍵(C3)結構的氧化程度和B環的連接位置等特點,黃酮類化合物可分為下列幾類:①黃酮和黃酮醇;②黃烷酮(又稱二氫黃酮)和黃烷酮醇(又稱二氫黃酮醇);③異黃酮;④異黃烷酮(又稱二氫異黃酮);⑤查耳酮;⑥二氫查耳酮;⑦橙酮(又稱澳哢);⑧黃烷和黃烷醇;⑨黃烷二醇(3,4)(又稱白花色苷元);⑩花(色)〔又稱2-苯基苯並吡(喃)〕。

  

  

  近年來提出的新黃酮類化合物新黃烷是4-苯基色原烷的衍生物,符合C6C3C6的通式,可以黃檀內酯和(R)-4-甲氧基黃檀醌為代表。黃檀內酯又是香豆素的衍生物,熔點210℃。(R)-4-甲氧基黃檀醌又是對醌的衍生物;為黃色針狀結晶;熔點114~116℃。

  生理活性 黃酮類化合物中有藥用價值的化合物很多,如槐米中的蘆丁和陳皮中的陳皮苷,能降低血管的脆性,用於防治老年高血壓和腦溢血。由銀杏葉制成的舒血寧片(6911片)含有黃酮和雙黃酮類,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並有顯著的降低血清膽固醇和增高磷脂的作用。

  全合成的乙氧黃酮又名心脈舒通或立可定,有擴張冠狀血管、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已用於臨床。

  許多黃酮類成分具有止咳、袪痰、平喘、抗菌的活性,例如杜鵑素有較好的袪痰作用,川陳皮素具有平喘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黃芩苷有抗菌活性,木犀草素具有平喘、消炎、止咳、袪痰等多種活性。金絲桃苷有較強的止咳作用,其中有的已用於臨床,防治慢性氣管炎。水飛薊素具有護肝作用,用於肝炎和肝硬化治療。芝柄花素、大豆素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有些黃酮類成分,如紫檀素有一定抗癌活性;魚藤酮有較強殺蟲毒魚作用,用作農業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