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類油改性聚酯樹脂。由多元醇、鄰苯二甲酸酐和脂肪酸或油(甘油三脂肪酸酯)縮合聚合而成。為良好的塗料。按照脂肪酸(或油)的分子中雙鍵的數目及其結構,醇酸樹脂可分為幹性、半幹性和非幹性三類。幹性醇酸樹脂可在空氣中固化成膜;非幹性醇酸樹脂則要與氨基樹脂混合,經加熱固化,可作烤漆。另外,也可按所用脂肪酸(或油)或鄰苯二甲酸酐的含量,分為短、中、長、極長四種油度的醇酸樹脂。

  最早的醇酸樹脂是1847年由J.J.貝采利烏斯用酒石酸與與甘油反應制得的。1927年R.H.金勒發現,用不飽和脂肪酸改性所獲得的幹性油改性樹脂,可作電線絕緣漆,隨後在塗料工業中得到迅速發展。1940年後,醇酸樹脂的固化時間可以縮短,也用於制造模壓塑料。

  醇酸樹脂的塗層成膜後,有光澤和韌性,附著力強,並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絕緣性等。

  醇酸樹脂可用熔融縮聚法或溶液縮聚法制造。熔融縮聚法是將甘油、鄰苯二甲酸酐、脂肪酸或油在惰性氣體保護下攪拌,加熱到200℃以上進行酯化,直到酸值達到要求,再加入溶劑稀釋。溶液縮聚法是在有機溶劑如二甲苯中反應。二甲苯既是溶劑,又可作為與水共沸液體,可提高酯化反應速率。溶液縮聚法反應溫度較低,所得醇酸樹脂色淺。這兩種方法制得的醇酸樹脂,其性能和用途隨所用脂肪酸或油的結構而異,主要用於制造塗料和油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