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力學和鑽井液流變學的原理,研究鑽孔內鑽井液流動狀況和規律的學科。用以解決鑽孔內的排除巖屑、冷卻鑽頭、水功率利用、優化鑽探等實際問題。鑽探水力學又分為鑽孔環空水力學和鑽頭水力學兩部分。

  鑽孔環空水力學 研究鑽具及孔壁之間環狀空間(簡稱環空) 內鑽液的流態、壓力降、動壓力、流速等相互關係。鑽孔沖洗液為非牛頓流體,且鑽桿在鑽孔內運動,經不同學者的研究,提出一系列公式和參數數,並開展瞭模擬試驗研究。

  ① 環空流態及沖蝕能力。用何種參數或方法判斷流態為層流或紊流,大多數人仍采用雷諾數

μe為鉆井液有效粘度,隨剪切速率而變化,由流變學中不同流變模式進行計算。鉆井液流對孔壁的沖蝕能力決定於流態。紊流沖蝕能力強,易使鉆孔超徑;層流沖蝕能力弱,膨脹地層。有人提出沖蝕能力用臨界孔徑來衡量。保持層流必須的最小孔徑為臨界孔徑 D c,鉆頭直徑為 D b,沖蝕準數 I可表示為

  ② 環空壓力降及等效循環密度。鉆井液循環時在環空中的壓力降,是泵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計算公式

式中△P/L為單位鉆孔深度上的環空壓力降(帕/米);△D為鉆孔直徑與鉆具外徑之差(米);V為液流在環空中上返速度(米/秒);ρ為鉆井液密度(千克/立方米);f為摩阻系數,層流時f=24/Re,紊流時f=α/Rebα=0.046~0.079,b=0.2~0.25。

  環空壓力降消耗水力功率,在高壓噴射鉆探中采用孔底動力機時,盡可能減小環空壓力降及鉆桿內壓力降,以提高孔底功率。環空壓力降作用在孔壁上,形成動壓,影響內壓力平衡。鉆井液循環時,孔壁所受壓力為靜壓(液柱壓力)與動壓力之和,相當於鉆井液密度增大形成的壓力,此增大的密度,稱等效循環密度(ρE),可表示為

(千克/立方米)

  ③ 激動壓力。起下鉆具時,鉆具運動迫使鉆井液運動,鉆具的速度及加速度傳給鉆井液,從而產生非連續性的壓力降,形成粘滯波和慣性波,這是另一種動壓。由於鉆具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不同,壓力有抽汲和擠壓兩種,常常交互作用在孔壁上。首先需要計算環空中由鉆具運動引起的鉆井液速度和加速度。此外由開泵之初,鉆井液靜切力引起另一種激動壓力(結構波)。

  ④ 巖屑流送。巖屑由鉆井液輸送至地表過程中,因重力而下沉,具有滑落速度。鉆井液上返速度大於滑落速度,才能有效地將巖屑輸送至地表。因此,必須研究滑落速度和巖屑尺寸、形狀、鉆井液粘度、流速等的關系。

  ⑤ 鉆井液流變性能與流量的選擇。要從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最優效果,選擇流變性能和流量。

  鉆頭水力學 研究鉆頭底部鉆井液流動規律,如液流分佈、壓力降和水功率利用等。以使鉆頭得到充分清洗和冷卻,孔底得到良好凈化,使鉆頭提高鉆速和鉆頭壽命。金剛石鉆探中,使用的金剛石耐磨性極高,一旦溫度升高,磨損速度呈指數增大。如切削具上吸附著巖屑,則使其熱傳導受到嚴重阻礙。通過試驗與計算尋求解決以下問題:①可能達到的鉆頭比水馬力(單位鉆頭底面積上的水力功率)及不同巖層最適宜的數值。如軟巖層280~350瓦/平方厘米,中硬巖層220~280瓦/平方厘米,硬巖層170~220瓦/平方厘米。②鉆頭各部位壓力降及總壓力降的試驗測試,找出其影響因素。③水路面積的合理數值。過大則液流速度太低,得不到有效沖洗;過小則壓力過大,鉆頭憋水,可能導致燒鉆,或產生大的升舉力,降低鉆壓。④水口、水槽的合理佈置(尺寸、數目、分佈),涉及液流沖洗范圍和流速分佈。水口尺寸大而數目少,則隻能有部分鉆頭的唇面得到沖洗和冷卻;水口分佈適當,則鉆頭唇面絕大部分得到有效沖洗(見圖)。

  20世紀60年代前,鉆探水力學尚未形成學科,隻是用水力學計算壓力降,為設計流體機械服務。70年代以後,環空水力學發展為指導鉆孔穩定,鉆頭水力學用以指導提高鉆速和鉆頭壽命。同時鉆探水力學逐漸成為優化鉆探最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環空水力學和鉆頭水力學的研究,達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環空壓力降,提高孔底水功率。

  

參考書目

劉希聖等編:《鉆井工藝原理》,石油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