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巖石學傢和礦物學傢。字雨民。1900年5月5出生於河北蠡縣,1967年11月17日卒於北京。192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41年獲奧地利茵斯佈魯克大學巖石學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河北農業大學、北京大學。長期任中央研究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並歷任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礦物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5年當選)。何作霖是中國近代礦物學和巖石學的奠基人之一。30年代初,他首先把費德羅夫旋轉臺法引入中國,並寫出瞭中國的第一部《光性礦物學》的高等學校教材。他在巖石組構學方面發現過幾種新的組構類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X射線巖組學”的研究者之一。發明過一種X射線巖組相機。1935年他研究白雲鄂博的鐵礦標本,發現兩種稀土礦物。50年代,任中蘇兩國白雲鄂博聯合考察隊中方隊長,組織和領導對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床的研究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光性礦物學》(1935)、《結晶構造學》(1955)、《赤平極射投影在地質學上的應用》(1958)、《巖石制片術》(1954)和《透明礦物薄片鑒定指南》(197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