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發展的階段性和週期性。簡稱旋回。1909年美國T.C.張伯倫首次提出構造旋回概念。其發展可分3個階段。

  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根據對褶皺帶內巖層間角度不整合(見不整合)的研究發現,造成地殼巖層褶皺的強烈運動隻出現在幾個不太長的地質時期內。地殼構造發展歷史就是由相對平靜時期到激烈運動週期性交替出現的歷史,每次更迭便構成一個旋回,稱為構造旋回。在地殼激烈運動期間,巖層強烈褶皺並上升成為造山帶,故也稱褶皺旋回或造山旋回回。在一段平靜時期之後,地殼發生的短促而強烈的構造運動時期,稱為構造幕或造山幕、褶皺幕。一個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的構造旋回中會出現多次構造幕。1887年法國學者M.A.貝特朗首先劃分出休倫、加裡東、海西、阿爾卑斯4個褶皺期。

  ②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以德國學者W.H.施蒂勒為代表的一些學者發展瞭構造旋回的概念,用其來表述地槽從下沉起至造山隆起止的構造演化全過程。地槽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程序。並認為以不整合面為代表的構造幕在時間上具有全球性的對比意義。據此,施蒂勒制訂出全球統一的構造旋回,即休倫旋回(晚元古代)、加裡東旋回(早古生代)、海西旋回(又譯華力西旋回,晚古生代)、阿爾卑斯旋回(中、新生代),進而將這4個旋回概稱為新地巨旋回。至此,構造旋回成為反映全球地表發展階段的概念,又稱為大地構造旋回。1962年,黃汲清將阿爾卑斯旋回進一步劃分為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3個次一級的構造旋回(見多旋回構造運動說)。

  ③板塊構造學認為,全球巖石圈板塊以大致均勻的速率持續不斷地運動,造山帶的歷史因板塊運動特點和匯聚邊界的性質不同而變化,並無一成不變的地槽造山過程。雖然,板塊構造學中使用瞭旋回一詞,表述從大陸內部的裂谷形成開始,經過裂谷擴展成大洋,再經大洋收縮至最終閉合的全過程,稱為威爾遜旋回。但是威爾遜旋回在板塊構造學造山理論中的含義,與經典的地槽地臺學說中的造山(構造)旋回的含義並不相同。

  

參考書目

都城秋穗等著,周雲生、張儒媛譯:《造山運動》,科學出版社,北京,1986。(A.Miyashiro et al.,Orogeny,John Wiley &Sons,Inc.,Chichester,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