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側被高角度斷層圍限,中間下降的槽形斷塊構造。多指大、中型的構造,大者延長可達數百公裡。地塹常成長條形的斷陷盆地,其邊界可以是平直的,但更常見的是折線狀邊界,一般由多條高角度正斷層聯合而成。僅在一側為斷層所限的斷陷,稱為半地塹或箕狀構造。

  與地塹相對應的另一種構造是地壘。地壘是兩側被斷層圍限,中間上升的斷塊構造。其邊界斷層一般也是高角度正斷層。地塹與地壘相間排列,則形成盆嶺構造,如美國西部的盆嶺區。

  地塹大多發育在地殼受拉伸地區。在水平拉張作用下,地殼在垂向上減薄,在上部形成兩組剖面上共軛的高角度正斷層,其間的地塊下降,就形成地塹。在兩個傾向相背的斷層中間則形成地壘。地塹常與沉積礦產,尤其是煤和油氣藏等密切相關。著名的地塹有歐洲的萊茵地塹,中國晉陜的汾渭地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