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層狀巖層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巖層位於下面,後形成的巖層位於上面。這一原理稱地層層序律,也稱疊覆原理。根據巖層空間幾何位置的上下疊置關係,可以判定巖層形成時間的早晚。地層層序律是丹麥地質學傢N.斯泰諾通過對義大利托斯卡納地質構造的觀察,於1669年首先提出的。

  地層層序律是傳統地層學的普遍性基本原理,它是沉積物單純縱向堆積作用的機制和概念在傳統地層學中的反映。隨著對沉積作用的深入研究,認識到還有另一種沉積作用──側向堆堆積作用,並且絕大部分沉積巖層是側向進積和縱向加積兩種作用的復合產物。相應地在地層學中產生瞭“穿時普遍性原理”和“用巖石對比代替時間對比的反效應原理”。於是地層層序律在現代地層學中,其應用就受到瞭限制。也就是對任何局部或單個地層剖面來說,地層層序律是一個真理,但對一個較大的范圍,或包含許多不同地層柱剖面的一個區域來說,不適宜於解釋相鄰地層單位的時空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