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源到河口,河床最低點與水面最高點之間的截面。它表示河流沿水流方向的幾何形態,通常包括水面縱剖面、河床縱剖面和河漫灘縱剖面。研究這些縱剖面對航運、防洪、城市建設、河相學、地貌學,以及研究流域自然地理特徵和分析河谷發育過程、探討區域新構造運動等都有著重要意義。

  形態 河流縱剖面的幾何形態多樣,主要呈現為上凸型、直線型、下凹型和階梯型。其中,以下凹型縱剖面為多。因為在河流下遊,特別別在河口地帶,由於受河流基準面的控制,下蝕受到限制,因此河道比降(相對落差)減小。在河流上遊,特別在河源處,雖然受到地形的影響,河道比降較大,但流量較小,因此下蝕也受限制。而在河流中遊,匯集瞭足夠的水量,發展縱剖面最為有利,因此河流縱剖面形態常常呈凹型。據中國竇國仁研究,可采用S8/9/Q2/9(式中Q為多年平均流量,S為多年平均含沙量)作為判別縱剖面形態的指標:當S8/9/Q2/9沿程不變時,為直線型;S8/9/Q2/9沿程增大時,為上凸型;D8/9/Q2/9沿程減小時,為下凹型。由於影響縱剖面形態的因素很多,如河床原始傾斜的不一致,河谷各段巖性的不同,地殼的升降運動等,使縱剖面成為波型和階梯型。直線型縱剖面很少見。

  實例 中國長江、黃河、永定河和渭河的縱剖面基本上呈下凹型和階梯型(見圖)。如長江在上遊金沙江段,河流橫貫山地,形成深切的峽谷,河床縱剖面陡峻;流入四川盆地,河床發育瞭典型的河曲,比降減小;過三峽時,因三峽居於穹窿抬升區,所以長江在三峽形成峽谷,比降顯著增加;出三峽後流經江漢平原,河床蜿蜒曲折,比降又顯著減小。河道比降與河流縱剖面的幾何形態密切相關。不論哪種形態的縱剖面,最後都會趨向平衡。平衡河流的縱剖面稱為河流均衡剖面。

中國幾條河流的縱剖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