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晉旅行傢和高僧。俗姓龔。平陽郡(故治在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卒於東晉義熙十四年(418)至南北朝宋景平元年(423)之間,終年82歲,一說86歲。當時正值十六國之亂,南北分崩,佛教在亂世中迅速發展。法顯3歲出傢。於東晉隆安三年(399)從長安(今西安市)出發,經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過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抵於闐(今新疆和田),南越蔥嶺,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經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內,後東入恒河流域,達天竺((今印度)境,又橫穿尼泊爾南部,至東天竺,在摩竭提國(即摩揭陀)首都巴達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學梵書佛律。與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顯乃取海路單身回國。他由東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爾各答西南知德姆盧克)乘商船到師子國(今斯裡蘭卡),留2年,續得經本,再乘商船東歸,中途經耶婆提(今蘇門答臘島或爪哇島),換船北航。在今山東半島南部的嶗山附近登陸,轉取陸路,於義熙九年(413)到達建康(今南京)。義熙十年(414),他寫出歷時15年遠赴天竺的旅行經過,兩年後增補為流傳至今的《法顯傳》。現存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圖1、圖2)。

圖1 宋代福州東禪寺本《法顯傳》

圖2 宋代思溪圓覺藏本《法顯傳》

  《法顯傳》又稱《佛國記》、《佛遊天竺記》、《歷遊天竺記傳》等。書中記述的地域甚廣闊,對所經中亞、印度、南洋約30國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產、風俗乃至社會、經濟等都有所述及,是中國和印度間陸、海交通的最早記述,中國古代關於中亞、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記,在中國和南亞地理學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顯是中國經陸路到達印度並由海上回國,而留下記載的第一人,他還參加翻譯從天竺取回的佛經《摩訶僧祗律》、《大般泥洹經》等。

  

參考書目

 

 法顯撰,章巽校註:《法顯傳校註》,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