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定品質而幾何尺寸可以忽略不計的物體。這是經典力學的一個從實體中抽象出來的力學簡化模型,在客觀世界中質點是不存在的。在一個力學問題中,能不能把一個物體看作一個質點,這取決於物體的尺寸和那些對於所研究的問題具有最重要意義的空間尺度(運動區域的大小)相比是否足夠小;同時還取決於所研究的運動特性。當一個物體的尺寸大小同該問題中所討論的有關尺寸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因而並不引起顯著的誤差時,就可把這個物體簡化為一個質點。

  同一物物體在一個力學問題中可以當作質點,而在另一個力學問題中卻不能。例如地球,在研究它繞太陽的運動時,由於地球的半徑比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小得多,可以把它看成質點。但在研究地球的自轉時,就不能再把它看成質點。又例如,在研究剛體的平動(見剛體的平面運動)時,剛體內各點的運動都是相同的,因而可用剛體上任一質點的運動作代表來描述。

  把物體看成質點來處理的力學稱為質點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