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傢,浙江省吳興縣人,生於1913年10月16日,逝於1992年。他父親是五四運動期間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傢錢玄同。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畢業。1937年赴法國留學,在約裏奧-居裏夫婦(見居裏兩代人)指導下,在巴黎大學學鐳學研究所居裡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進行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1940年獲法國國傢博士學位,1944和1947年起先後擔任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和研究導師,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獎金。1948年回國後,任清華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和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成立後歷任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計劃局副局長、局長,學術秘書處秘書長,1956~1978年任副秘書長、1958年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長,1978~1984年任副院長;1955年受聘為數學物理學化學部(現為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現任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特邀顧問。1956~1978年還擔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51年起被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1982年被選為理事長。1978年被遴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錢三強在法國學習和研究期間,在原子核物理學領域中不斷做出成果。他對核裂變現象的研究成果,為各國物理學界所重視。1938~1939年他與I.約裡奧-居裡合作,用中子打擊鈾和釷得到放射性的鑭同位素,從它們的β射線能譜證明它們是同一種同位素。這對解釋當時發現不久的核裂變現象是有力的支持。1944年他首先從理論和實驗上確定瞭50 000電子伏特以下的中低能電子的(真)射程與能量的關系。1946年與G.佈依西愛和M.巴什萊合作,首次測出瞭鏷(嵑Pa)的α 射線的精細結構,並與電子內轉換的γ譜線符合得很好。1946~1948年,錢三強與何澤慧、R.沙士戴勒和L.微聶隆合作,發現鈾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他根據實驗繼續分析研究得出能量與角分佈等關系,對三分裂現象從實驗與理論兩方面作出瞭全面的論述,經過十幾年的考驗,已得到公認,尤其是到50年代獲得新的實驗手段後,從第三裂片的同位素質量譜、射程、發射角度等都說明他的解釋與新的實驗證據以及電子計算機計算結果相符合。

  錢三強1948年回國後培養瞭一批從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人材,建立起中國研究原子核科學的基地。1955年起參加瞭原子能事業的建立和組織工作,將近代物理研究所改建為原子能研究所,領導並促進瞭這一事業的發展以及有關科技工作的開展,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原子能事業的建設、計劃和學術領導都作出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