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構成尖銳角度的兩個平面形狀的堅硬物體,亦稱尖劈。利用尖劈可以增大作用力,並改變力的作用方向。中國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處發現的兩面石器是尖劈的原始形式,距今約有40~50萬年。出土文物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矛,商周時代的青銅刀器和兵器等。這些都說明尖劈是人類最早發明並廣泛使用的一種簡單工具。

  斧是常見的一種尖劈。若作用力F是輸入力(圖1a),劈開力

(或 )是輸出力,如果不考慮摩擦力,應用 靜力學平衡條件, F 三個力組成的力三角形 ABC必封閉(圖1b),由此得 ,式中 θ是尖劈的尖角的一半。當 θ角很小時, sin θ的值也很小,小的輸入力 F就可產生很大的輸出力 (或 ),機械利益

常利用尖劈的這一性質來推舉重物,例如,在重的平臺下墊以尖劈,用較小的力把尖劈打入,就能把很重的平臺升舉起來。

  也可以用尖劈來卡緊物件。如果尖劈的銳角充分小,它可以嵌入木頭縫或墻縫裡,能夠在縫裡自鎖(見摩擦)不掉。在這種情況下,摩擦力起瞭主要作用,這種現象稱為尖劈的摩擦自鎖(圖2)。略去尖劈的質量後,尖劈隻受到兩斜面上的兩個反作用力

的作用,此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重合,即滿足二力平衡條件。把每一力分解為法線反力 N 1( N 2)和摩擦力 F f,則 F f= N 1 tg θ。根據靜滑動摩擦定律, F ffN,式中 f是靜滑動摩擦系數,故自鎖條件為:

要能自鎖,尖劈的銳角2θ必須充分小才行。在機床夾具中廣泛應用楔形塊來鎖緊工件;在木器傢具中常在榫接處打入木楔,都用瞭尖劈摩擦自鎖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