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物理學傢。1911年3月6日生,長期在佈裡斯托爾大學任教。他的研究領域為晶體物理學,在位錯理論、晶體生長理論、液晶和高分子理論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他善於以高度的物理洞察力自辟途徑在新領域中進行開創性的工作。他在1949年首先提出螺型位錯在晶面露頭處的臺階可以促進晶體生長這一獨創性的想法,隨即得到實驗的證實;這一方面為晶體中確實存在位元錯首次提供較直接的證據,同時也開拓瞭實際晶體的生長理論這一新領域。1951年他與W.伯頓和N.卡夫雷拉聯合署名發表的《晶體體生長與表面平衡結構》長篇論文,已經成為晶體生長理論的經典著作。他在位錯理論中也有多方面的貢獻,提出用參考晶體和實際晶體中對應回路法來定義位錯,並對位錯增殖、不全位錯,運動位錯和位錯網絡等理論都有所發展。另外,對液晶的彈性理論和高分子結晶理論所做的工作,使他成為這一領域的先驅者;他根據對金剛石的研究來探討地殼形成的機制,對地學也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