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分子間力。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當二分子比較接近時,主要表現為吸引力。這種力主要來源於一個分子被另一個分子隨時間迅速變化的電偶極矩所極化而引起的相互作用。當二分子非常接近時,則排斥力成為主要的。這是由於各分子的外層電子雲開始重疊而產生的排斥作用。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很複雜,為瞭處理問題方便,常採用一些簡化模型。例如:假設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有球對稱性,並近似地用半經驗公式表示:

式中r為兩個分子中心間的距離,λμst都是要由實驗確定的正數,第一項代表斥力,第二項代表引力。由於s>t,斥力的有效作用距離比引力的小。圖1中兩條虛線分別表示斥力和引力隨距離的變化,在

處斥力和引力相互抵消,這個位置叫做平衡位置。

  通常也用分子間的勢能曲線描寫其相互作用。分子力是保守力,當兩個分子間的距離改變dr時,分子間勢能的增量就等於分子力f在距離dr內所做的功的負值,即dEp=-fdrr→∞時,Ep→0,距離為r時的勢能是

式中

  圖2中的實線表示分子的勢能曲線,在平衡位置 rro處,分子力f=0,所以這裡的勢能有極小值。當rro時,勢能曲線很陡,有負的斜率,這區間內有很強的斥力;當r>ro時,勢能曲線有正的斜率,是引力作用區。

  如分子在平衡位置r=ro附近處的動能小於勢能的絕對值,則分子不能自由移動而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振動,這時物質處在凝聚態(液態或固態)。

  1924年J.E.勒納-瓊斯用uλr-m-μr-n來表示分子間的勢能,叫做勒納-瓊斯勢,1930年F.倫敦應用量子力學理論證明瞭n=6,勒納-瓊斯的分子作用能公式雖然能解釋第二維裡系數的實驗數值,但量子力學理論證明這種作用能的形式並不正確,而理論上的近似公式應當采取下列形式:

式中pρμ 都是常數,應由實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