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實驗物理學傢。1819年 9月23日生於巴黎。早年在法國斯塔尼斯拉學院攻讀醫學,後轉入法蘭西學院學習光學。1860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1878年任物理學科的副主席,同年被選入經度局,1856年獲得特裏埃尼亞爾獎。1866年英國皇傢學會授予他朗福德勳章、1875年被選任為英國皇傢學會的國外會員。1896年 9月18日在楠特伊勒歐杜安逝世。

  1849年9月斐索利用旋轉齒輪機構,在實驗室中測定瞭光速,其數值約為3.155×108m/s,這是第一次在地球上測得比較正確的光速數值。1850年 5月他又利用這一實驗方法,測定瞭光在水中的速度,並證實瞭光在水中的速度小於光在空氣中的速度,這成瞭光的微粒說與波動說之間決定爭論勝負的判決性實驗,在歷史上對光的波動本性的確立曾起過很大的作用。1851年斐索測量瞭運動媒質中的光速,證實光要部分被運動媒質曳引,肯定瞭A.-J.菲涅耳的部分曳引公式(1-1/n2n為媒質的相對折射率)。

  斐索和J.B.L.傅科合作開創瞭天文照相術,用溴替代達蓋爾照相術中的碘,從而改善瞭達蓋爾照相術。在1845年他們第一次攝得清晰的太陽表面像。用分光儀觀察瞭天體光譜,又使用起偏振器從而獨立地發現光波的多普勒效應。根據這一效應可用來測定天體的視向速度,因此又稱為多普勒-斐索效應。J.C.多普勒對此雖有預言,但他還不知道光是橫波、又缺乏設備,以致未得到令人信服的結果。

  在1845~1849年間,斐索和傅科用幹涉儀發現太陽光紅外一端的不可見輻射和可見光服從同一規律,並曾測定過星體的運動速度和星體的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