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對擾亂機體功能的緊張因素和幹擾因素所作的一種反應。按性質可分為心理應激和生理應激。在大規模群養傢畜中,心理應激常表現為突然的驚恐,或群體中處於“優勝序列”低級地位的傢畜,在遇到高級地位的傢畜時產生的恐懼情緒,等等。傢畜的生理應激因它們經常處於高產負荷之下而趨加劇。按產生的原因主要可分為:①環境應激。在集約化、工廠化飼養條件下,主要指由於畜舍中設備、光照、通風、音響、飼養密度和飼養管理操作程式等方面的變化而產生的應激反應。如由於爆發巨響、設備更新、出現陌陌生人員,或在運輸過程中密集關閉等原因臨時引起的應激反應,可使畜體血液內皮質類激素急劇增加和血糖突然升高,但作用時間短,消失快,機體一般不到一分鐘或數分鐘就恢復正常。不適宜的光照制度、由於畜舍通風不良而導致的空氣污染、設備不足或不良,以及畜群的擁擠等,則會形成持續的激原,使機體較長時期地不能從應激反應中恢復,從而影響生產水平。②營養應激。是畜牧業中比較多見的一種應激,如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不足或氨基酸組成不適當,都可成為激原。③遺傳應激。在培育高產傢畜過程中,一些由於遺傳因素而產生的品質如體質弱衰、神經質等,都會導致高產品種或品系對環境條件的不適應,且常隨傢畜衰老而趨於加劇。在遺傳選擇上如下能克服這些伴隨發生的激原,就難以達到主要目標。

  應激反應是一種防禦機制。這種防禦不適當時則會導致“適應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消化性潰瘍等,並會影響免疫系統。但動物的這種不利反應有的可通過育種等措施予以減輕或克服。如一些新育成的品種即因能適應某些激原而表現高產等。有人將有利機體的應激稱為順應激,不利的稱為逆應激。現代畜牧業生產技術措施的目的之一,就在於力求利用順應激,減少逆應激,從而實現優質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