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和它的化合物是常見的環境污染物。地殼中砷的豐度約為1.8ppm,巖石和土壤中砷的含量從小於1ppm至幾百 ppm。地面水的含砷量差異極大。砷的主要礦物有砷硫鐵礦、雄黃、雌黃和砷石等,但多伴生於銅、鉛、鋅等的硫化物礦中。各類煤中砷含量為3~45ppm,在原油中小於1ppm。因此金屬冶煉和燃料燃燒會把砷排入環境。砷主要用於農藥,少量用於有色玻璃、半導體和金屬合金的製造。砷不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但是由於所處環境中含有砷而成為人和動、植物的構成元素。全球每年從巖石石風化的砷為6000~9000噸,從河流輸往海洋的砷為19000噸;砷開采量為47000噸,因燃燒進入大氣的為1500噸;人為活動加入循環的量大於天然的量。

  對大氣的污染 大氣中砷含量為1.5~53微克/米3。砷的污染除巖石風化、火山爆發等自然原因外,主要來自工業部門。1974年S.米勒姆和T.斯特朗測定距某煉銅廠不同距離的飄塵中砷含量:3.2~3.8公裡處為70ppm,不足0.6公裡處為1300ppm。當地人的頭發和尿中均檢出高濃度的砷。含砷農藥生產和砷的提煉也會造成局部地區大氣的砷污染。

  對水的污染 地面水中含砷量因水源和地理條件不同而有很大差異。據H.J.M.鮑恩估算,淡水為0.2~230微克/升,平均為0.5微克/升;海水為3.7微克/升。海洋中溶解的砷的形態主要是砷酸氫根和以甲基胂為主的有機砷化物。在海洋和土壤中,細菌可使砷甲基化成為甲基胂或二甲基胂。采礦和冶煉的廢渣,冶金、化工、農藥、染料和制革等部門的工業廢水,地熱發電廠的廢水,均含有砷。美國W.H.杜魯姆等於1971年取河川、湖泊水樣727件,其中79%含砷量不足10微克/升,21%大於10微克/升,總樣品中有2%大於50微克/升,最高的達1100微克/升。J.E.薩巴德爾和R.C.阿克斯特曼在1975年報道瞭新西蘭的地熱發電廠廢水中含有較多的砷,廢水排入河流,河水砷濃度高達0.25ppm。被砷污染的水無色,無味,透明度不變,可降低生化需氧量。污水中砷濃度如大於1毫克/升,會影響污水凈化工程的凈化效率。砷化合物在水中相當穩定,但如水溫升高,沉積於河底的砷化合物會產生重新溶解的現象。砷對水生生物毒性很大。

  對土壤的污染 天然存在含高濃度砷的土壤很少,一般每公斤土壤中含砷約為6毫克。被污染土壤中的砷來自含砷農藥的施用,礦山、工廠含砷廢水的排放以及燃煤、冶煉排出的含砷飄塵的降落。J.S.瓊斯等人分析美國果園土壤,噴灑砷酸鉛的砷含量為18~144ppm,未噴灑的為3~14ppm。牛因吃瞭噴灑這種農藥的莊稼而死亡的事故多次發生。砷可以在土壤中積累並由此進入農作物的組織之中,砷對農作物產生毒害作用的最低濃度為3毫克/升。

  中毒事件 砷中毒事件早就有瞭。1900年英國曼徹斯特因啤酒中添加含砷的糖,造成6000人中毒和71人死亡。1955~1956年日本發生的森永奶粉中毒事件,是因含三氧化二砷達25~28ppm引起的,有12100多人中毒和約130人死亡(見砷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環境標準 美國規定居民區大氣中砷最高容許濃度為3微克/米3;車間空氣中砷化氫最高容許濃度為0.3毫克/米3;飲水中砷最高容許濃度為0.05毫克/升,並建議達到0.01毫克/升。在歐洲,規定飲水中砷最高容許濃度為0.2毫克/升;蘇聯規定為0.05毫克/升(世界衛生組織也采用此標準)。中國規定飲用水中砷最高容許濃度為0.04毫克/升;地表水包括漁業用水為0.04毫克/升;居住區大氣中砷日平均濃度為3微克/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