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珊瑚島嶼上的一種常綠森林類型。由於珊瑚島面積小、海拔低、地勢平、成土母質和土壤因數具有特殊性,島上的植物分佈和植被發育均受到一定限制。表現為種類貧乏,林木低矮,層次結構簡單,常以單優勢種的單層喬木出現。世界珊瑚島分佈限於北回歸線及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海洋中,以西南太平洋分佈較為廣泛。

  中國的珊瑚島主要分佈在北緯4°~20°附近的南海諸島,包括曾母暗沙和西沙、東沙、中沙及南沙4個群島。南海諸島的氣候為熱帶海洋氣候,終年高高溫,年平均溫度超過26℃,1月均溫為23℃,絕對最低溫度為15℃以上,年溫差僅6~8℃。年降雨量1400~2200毫米,雨季6~11月中的降雨量占全年的85%,幹、濕季節更替明顯。成土母質由珊瑚石灰巖、海產動物的殘骸以及鳥糞磷礦層所構成。土層淺薄,雖富含磷、鈣,但缺乏矽、鐵、鋁及粘粒。pH為7.5~8.0,呈強石灰性反應。常風較大,夏季臺風襲擊,可導致林木受到一定的機械損害。

  珊瑚島常綠林主要由麻瘋桐(Pisonia grandis)組成,單優勢喬木層,群落由裸露珊瑚沙地,經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而演變成常綠林群落。主要分佈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也有小片。麻瘋桐林的發生與海島鳥類有密切關系。林分高8~10米,最高達14米,林冠茂密。林下灌木有海巴戟。在濱海沙堤上以海岸桐(Guettar-da speciosa)組成優勢喬木層,伴生星散的紅厚殼(Calophyllum inophyllum)分佈較廣泛,樹高6~8米,最高達9米,多數為萌生林。在濱海灘或珊瑚石灰巖上分佈著灌叢,主要是草海桐、銀毛樹、水蕪花、苦郎樹、喙英雲實和傘序臭黃荊等。珊瑚島除生長常綠林外,還有常綠灌木叢及草本植物,都屬熱帶海濱常見的鹽生植物。

  中國南海諸珊瑚島的常綠林分佈面積不大,植物種類也不多,但其中有若幹種經濟植物如蒟蒻薯(Taccachantrieri)、黃細心(Boerhavia diffusa)等可供食用,飼料植物有麻瘋桐、厚藤等,油料植物有紅厚殼、蓖麻等,纖維植物有匍匐刺蒴麻(Triumfetta procumbens)、黃花稔(Sida acuta)等,均有發展前途。珊瑚島常綠林是多種海鳥的棲息場所,常見的有鳥、海鷗、金鴴和繡眼等。中國在珊瑚島嶼上已成功地種植瞭椰子,還引種瞭木麻黃、欖仁樹(Terminalia catappa)、楝樹等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