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森林的植物成分。研究森林植物的組成成分和數量分佈可為劃分森林類型提供依據,也是認識森林群落的植物區系、結構特徵、功能作用和經濟價值的基礎。

  植物成分 森林中的植物根據它們所處的地位可以分成林木、下木、幼樹、活地被物和層外植物。

  林木 森林植物群落中全部喬木的總稱,或稱立木。構成上層和中層林冠。在在森林中,株數、材積和鬱閉度(樹冠投影覆蓋林地面積的百分率)最大的和次大的喬木樹種分別稱為優勢樹種和亞優勢樹種。優勢樹種對群落的形態、外貌、結構及對環境的影響最大,故又稱建群種。株數、材積和鬱閉度較小者則稱為伴生樹種。由一個喬木樹種組成的林分或混有材積不足全林2/10的林分稱為純林。由2個或2個以上喬木樹種組成的林分稱為混交林,其中每個樹種的材積不到全林的8/10。

  人工林的純林多。天然林中混交林多;但在立地條件極差的地方,如隻有少數樹種能適應生長的幹旱、寒冷地區則往往形成純林。另外,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和撂荒地上,先鋒樹種侵入後也多形成純林。純林容易發生病蟲害、火災等,長期在一塊土地上培育純林還易引起地力衰退。樹種搭配適當的混交林,可提高森林的生產力。混交林中按喬木樹種的質量和經濟價值分為主要樹種和次要樹種。主要樹種質量高,經營價值大,是經營對象,又稱目的樹種;次要樹種又稱為非目的樹種,也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一個森林中的主要樹種可有一個或數個,在數量上可以占優勢,也可能不占優勢。優勢種是數量上的概念,而主要樹種是經營的概念。

  下木 森林中的灌木和不能長到喬木層的小喬木樹種。

  幼樹 一年生以上(幼苗除外)尚未達到喬木層高度一半的幼齡樹木。

  活地被物 林下生長的小灌木、草本植物、苔蘚、地衣和菌類等的總稱。

  層外植物(層間植物) 林內的藤本、附生、寄生和半寄生植物等,它們不能形成單獨的植物層,而是分散依附於其他層次之中。

  竹子是中國南方森林中主要的植物成分。按它們的高度可分為喬竹、灌竹和藤竹。竹稈高大的喬竹可以形成純林或與其他樹種混生而形成混交林。竹稈矮小的灌竹成為下木的組成部分,細長的藤竹則為層間植物。

  植物組成測定 包括林木和林下活地被物的數量調查。林木調查項目主要有樹種組成、優勢度、密度和鬱閉度等。優勢度指一個樹種對其群落的影響程度,用該種在單位面積上的材積、重量或林冠覆蓋面積所占群落總量的比例來表示;通常用材積法,以十分之幾表示。林木調查采用實測方法(見林分調查因子)。林下活地被物的數量測定,一般以單位面積上一個植物種的株數來表示該種的密度;以一個植物種的個體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所占地面的百分率來表示該種的密度。常通過目測估計,將密度劃分5~10級,或用“極多”、“很多”、“多”、“較多”、“稀少”等文字表示。

  影響因素 森林的植物組成因受地史、環境的影響和人為的幹擾而有巨大的變化。在新生代第四冰期,中國植物受到的影響要比歐洲和北美小得多。華東、華中、西南的亞熱帶地區由於廣大地區沒有受到冰川的直接影響,古老樹種如蘇鐵、銀杏、水杉、金錢松、鵝掌楸和水青樹等得以保存下來。中國的森林植物組成也因此而比歐洲和北美復雜。環境因素包括氣候、土壤、地形等。在中國,由北向南的氣溫增高,雨量增多,森林植物的種類也隨之而增加。如在大興安嶺(北緯50°)的落葉松林中,1/4公頃地面上的高等植物約有30~40種;而在雲南南部(北緯24°)熱帶林內同樣大的面積上,高等植物多達130種。由東南沿海走向西北內地,雨量逐漸減少,濕潤地區逐漸過渡到半濕潤、半幹旱和幹旱地區,森林植物組成也相應趨於簡單。在山區,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氣溫降低、雨量增多,森林植物種類也出現遞減的趨勢。人為因素有兩重性,包括建設性作用和破壞性作用。隨人類對自然資源的認識提高,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和擴大引種,可以防止森林植物資源的破壞和衰竭。反之,若對森林進行掠奪式的開發利用,則會導致環境的劇烈變化,使得某些植物種減少、退化,直到滅絕,從而顯著改變森林植物的組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