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三氮苯類除草劑。1958年由瑞士的J.R.嘉基開發推廣。玉米田最安全和最主要的優良除草劑。其結構式為:

  純品為無色粉末,性質穩定,在酸堿條件下水溶性小,易溶於氯仿、乙醚、甲甲醇等有機溶劑。殺草機理主要是抑制光合作用,使雜草死亡,受害雜草表現缺綠癥。在玉米、高粱田中,可用於播後苗前土壤處理和苗後早期莖葉兼土壤噴霧處理,防除藜、莧、稗、狗尾草等一年生雙、單子葉雜草。一般是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施藥量越大。作物對阿特拉津的耐藥性取決於不同作物對它的分解能力。例如玉米體內的玉米酮可使化合物羥基化而失去活性。小麥、大豆、棉花和十字花科蔬菜等則對阿特拉津敏感。因此,在上茬玉米田使用時要用量適當或與甲草胺、撲草凈、2,4-滴等除草劑混用。在同一塊地上長期使用可使藜、莧等形成抗藥性,故宜實行除草劑不同品種類型的輪換或混用。阿特拉津對人畜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