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天文學傢。1546年12月14日生於丹麥的克努茲斯圖普(今屬瑞典)的一個貴族傢庭。自幼喜歡觀察星辰。1559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法律。1562年入萊比錫大學。1563年8月他作瞭第一個天文記錄──木星合土星。1565年以後後,到歐洲許多地方遊學。1572年11月11日他發現在仙後座裡出現瞭一顆新星。經過長期觀測,他認為這是一顆十分遙遠的星(現已測知是銀河系的一顆超新星)。1576年在丹麥王腓特烈二世的資助下,他在汶島上建立一所宏大的天文臺,他稱之為天文堡。在那兒他堅持瞭二十多年的天文觀測。1597年離開汶島。1599年到佈拉格,任魯道夫二世的禦前天文學傢。第二年,他邀請開普勒來當助手。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在最後日子裡,他將自己生平積累的觀測資料贈給開普勒。

  第谷曾提出一種介乎托勒密的地心體系和哥白尼的日心體系之間的宇宙體系。他認為地球在宇宙中心,靜止不動,行星繞太陽轉,而太陽則率領行星繞地球轉。這個體系在歐洲沒有流行,但在十七世紀初傳入中國後曾一度被接受。第谷是卓越的天文儀器制造傢,曾制造過許多大型、精度的天文儀器。赤道式裝置在歐洲的流行是與他的工作分不開的。他多年精心觀測得到的資料,為開普勒發現行星運動三定律準備瞭基礎。他本人編制過一份精密的星表,研究過大氣折射,發現黃赤交角的變化和月亮運動中的二均差,還重新測定歲差常數,得數為每年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