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中期(西元3~427)的都城和關隘、城堡遺址。在今吉林省集安縣境內。包括都城國內城、丸都山城,以及霸王朝山城、望坡嶺關隘和關馬牆山城,構成瞭高句麗都城的防禦體制。

  國內城遺址在今集安鎮,瀕臨鴨綠江畔,西靠洞溝河。平面呈長方形。牆垣周長2686米,以巨大的花崗巖石條奠基,牆面以長方形石材壘砌,厚約10米,石牆外部由下而上層層收分,殘高3~4米。南、北、東三面設有壕溝。現存門址東西各2、南北各1,有甕城,四隅有角樓址,,每隔一定距離築有方形垛臺,在東門外發現東臺子建築址,其中保存完整的1座,面闊兩間,東西寬40米,進深20米,周繞回廊,並設有火坑,煙道埋於地下。出土遺物有瓦、瓦當、柱礎等。這一組建築群,可能是高句麗王族的宮室或祀奉土地的社址。

  丸都山城是國內城的守備城,遺址位於集安鎮西北2.5公裡處。平面略呈橢圓形,西北高,東南低,周長近7公裡。城構築於臨河斷崖和陡峭的山脊上,於山脊凹伏處以整方石材或碎石壘砌城墻,東墻完整處高6米,外側築女墻,現存門址5座,南門凹入,便於兩翼控扼。城內有小溪、飲水池,瞭望臺、宮殿址。正始五年(244)魏幽州刺史毌丘儉曾攻陷丸都,刻石紀功。

  該地有南北二道:南道沿新開河,登板岔嶺,盤旋而下,險狹難行;北道越老爺嶺,沿葦沙河,比較平闊。高句麗築關馬墻山城,控扼北道。關馬墻山城遺址在集安鎮西北35公裡熱鬧屯東南,利用峽谷,以礫石修築東、北、南三城墻,構築起城堡。在南道築有霸王朝山城和望坡嶺關隘,拱衛都城。霸王朝山城遺址位於新開河口霸王朝屯東北2.5公裡處的山巔,憑山脊構築,以經過修琢的石材壘墻,周長1260米,南北有門,並有甕城。望坡嶺關隘位於臺上荒葳子的望坡嶺,利用山險,構築全長260米的寬厚石墻,橫截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