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數學傢。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1924年初中畢業後,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傢貧輟學,刻若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瞭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受到熊慶來的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在楊武之指引下,開始瞭數論的研究。他先為管理員、助教後再升為講師。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由於他的成就卓越,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應蘇聯科學院邀請去蘇聯訪問三個月。同年應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開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數理化學部委員和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席團委員等職。還擔任過多屆中國數學會理事長。此外,華羅庚還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華羅庚是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傢,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傢列在一起。他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幫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又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華羅庚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廣泛數學領域中都作出卓越貢獻。

  華羅庚在40年代解決瞭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瞭最佳誤差階估計。這一結果在數論中有廣泛的應用。同一時期,他還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裡問題的結果,作出瞭重大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在代數方面,他證明瞭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還給出瞭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這個結果,現在稱為嘉當-佈饒爾-華定理。用初等方法直接解決歷史難題,需對問題本質有透徹的理解和深刻的洞察,這是華羅庚的工作的特點之一。

  他的工作的另一特點是系統深刻。他的專著《堆壘素數論》,系統地總結、發展與改進瞭哈代與李特爾伍德圓法、維諾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計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雖發表已近40年,主要結果仍居世界領先地位,先後被譯成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為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又如專著《多個復變數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陣技巧,結合群表示論,具體給出瞭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從而給出柯西與泊松核的表達式,這項工作在調和分析、復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廣泛深入的影響,曾被譯成俄文與英文出版。還獲得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

  由於華羅庚的重大貢獻,有許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與方法。他共發表專著與學術論文近三百篇。

  華羅庚還根據中國實情與國際潮流,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研制。他身體力行,親自去二十七個省市普及應用數學方法長達二十年之久,為經濟建設作出瞭重大貢獻。

  華羅庚對數學教育非常重視,早期在他影響下成為著名數學傢的有段學復、閔嗣鶴、樊畿與徐賢修等。50年代後,在他指導之下成為數學傢的更不勝枚舉,如越民義、萬哲先、陸啟鏗、龔昇與陳景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