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獨立站射電幹涉測量技術。基線兩端的射電望遠鏡各自以獨立的時間標準(氫原子鐘等),同時接收同一個射電源的信號,並記錄於磁帶上,然後將兩磁帶的記錄一起送入處理機作相關處理,求出兩相同信號到達基線兩端的時刻之差 (簡稱時延)τ和相對時延變化率(簡稱時延率) (如圖)。τ即是觀測量。

  設被觀測的射電源方向(赤緯δ,赤經λ)已知,在地心直角坐標系中,該兩面射電望遠鏡位置間的坐標差(xyz)同觀測量間的基本觀測方程為:

cτ+ωcosδτ(xsinλ-уcosλ)+v=-cosδcosλx-cosδsinλу-sinδz+c(i+tg),

其中c是光速;左端第二項是自轉項,ω是自轉角速度,xу用適當近似值代入計算;v是觀測誤差;i+tg代表時延中來自儀器的部分。上式假設所有必須的改正均已作過,包括極移、周日極移、歲差、章動、傳播介質、測站、固體潮和海潮負荷等。否則,在觀測方程式中須有相應的待定參數。

  時延的觀測精度很高,目前已達到0.1毫秒,相應的距離是3厘米。而且這種方法是純幾何性的測量,基本不涉及地球重力場,測量的距離也隻受地球自身的限制。所以,這種技術可以以厘米級的精度對全球進行測量。被觀測的射電源是銀河系以外的類星體,距離極遠,它們的自行每年不大於0.0001″,射電源位置的精度目前已優於0.01″,還可更高,以此為參考的坐標系是很穩定的,是迄今為止可以利用的最好的慣性參考系。此外,這種技術測量速度快,幾天或幾小時的觀測就可得出滿意的結果。觀測完全不受氣象條件的限制,可全天候工作。所有這些,使它必將成為地球測量、地球動態測量和天體測量的特別有力的手段。

  這一技術是從連站射電幹涉測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67年由加拿大的佈羅頓(N.W.Broten)和美國的貝爾(C.C.Bare)、莫蘭 (J.M.Moran)等人分別提出。十餘年來進展迅速,現已發展到利用人造衛星作射電源。由於衛星的射電流量密度比類星體的強10萬倍以上,幹涉測量系統更趨微型化,可以更有效地用於流動測量。不過,因衛星高度有限,射電波波前是球面的,要作改正。衛星坐標用的是地球坐標系,成果處理時要作坐標轉換,換算到以類星體為參考的慣性坐標系中去。